读书,把自己“摆进去”
◎ 周慧虹

 

    我从小喜欢读书。至今还记得小学时向同学借连环画阅读时的忐忑与痴迷,记得傍晚时分独坐门墩捧读《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时的沉潜与窃喜。只是,那时毕竟年龄尚小,读书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在读书上没啥目标、不讲方法,只要读得过瘾就好。

    及至年龄稍长,读书喜好犹在,然而说来有些不好意思,阅读散漫依旧。想起来就读一点,没时间了就不读;读完一本书后虽说有点印象,但真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又往往语塞。明明读书长进不大,偏偏一厢情愿地认为,一个人读书和不读书意义全然不同。

    时光流逝,书页翻转,遗憾的是,长久以来,我对书一往情深,书对我则依然逢场作戏、一笑置之。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于一本书我总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刚读完脑子里只剩模糊印象,过段时间更是什么也想不起来;重新翻开这本书,书里文字仍若初遇,找不到丝毫当初牵手前行的熟识之感。

    暗自思忖恍然有悟——“投桃”方能“报李”。小时候的阅读,我付出了时间精力,付出了自己的想象与热望,但要说驾驭阅读终究力所不逮,所以收获的不过是粗浅的快乐。至于后来我所经历的那些散漫阅读时光,我投的“桃”只不过是一种阅读的表象、一种外在的姿态,而根本没有将自己完全“摆进去”,由此收获的只能是浅尝辄止,只能是一读而过后的茫然无依。

    读书,想要有所收获还是得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像看热闹那样袖手旁观,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许多人都还记得杨绛先生关于读书好比串门儿的比喻,你要去别人家串门儿就不能背着手眯着眼抬头望天,也不能话不过脑一味瞎说,那样势必不招人待见,自己也未免觉得无聊无趣。

    读书,把自己“摆进去”,那就必须追求主动地阅读。关于阅读的经典读物《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特意强调,阅读可以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得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那么,怎样做到“主动”,怎样向面前的书籍提出恰切的要求?首要的便在于明确阅读动机。曾有一位读有所成的职业读书人,在谈及自身的阅读方法时特意提到了明确阅读动机的重要性。拿到一本书时,她会郑重其事地在书前空白页写下自己的阅读动机。在其看来,这是开始读一本书之前的自问,是对阅读目标的审视和设定。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市面上有那么多书,我为什么翻开了这本书?是什么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我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我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这本书能给我什么?带着这些阅读动机,她就不是随便看看,阅读也就从被动接收信息变成一个主动寻找答案的过程。

    可见,明确阅读动机,确非可有可无。想想自己以往的阅读之所以散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疏忽了阅读动机。当然,仅凭阅读动机显然不够,还须讲求阅读方法,善于做个阅读的有心人,尤其是不能忽视了向深度阅读要效益。

    向深度阅读要效益,有这么一件事例。一次讲座中,有学生向某大学教授提及自己“想法很多,可是写不出来”的困惑。这位教授问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得知学生爱读《西游记》时,教授遂谈起三打白骨精文字的精彩:每次妖精出场,若是美女就“月貌花容、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冰肌藏玉骨”,老婆婆则“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颧骨往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公公长得“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等等。阅读时记下这些,遇到类似描写需求就不致“词穷”。学生惊诧,自己读《西游记》时根本没注意这些。阅读是否“有我”,是否“走心”,是否注重了向深处探究,其效判若云泥。

    不可否认,读书是一件颇为划算的事情。尽管如此,它也涉及到效率问题,善读书事半功倍,不善读事倍功半。既然如此,要读就好好地读,就把自己真正“摆进去”了读,明确目标、讲求方法,多一些阅读的主动,多从阅读中延展生命的长度与宽度。我想,我还是得不遗余力朝着这方面持续努力,也期望能在阅读旅途中,喜逢更多读者一路同行。

 

当前:B3版(2024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