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村的蚕事
◎ 杨红英

 

    几年前,有一次去采风,主题是“脱贫攻坚”,选择的是互助村,我没去过,但我推测,无非就是花巨资打造的样板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雨,我一点激情也没有。

    “互助村现在取名为‘川南桑海’。”下车,采风活动倡导者就笑着介绍。果然,四面八方都是桑树。“我们村种的全是桑树,有6000亩。夏天,绿油油的,看不透,真是‘桑海’哟!”村支书自豪地说。

    文友们被他的一番话折服,冒雨在桑园走来走去,或读石碑上于濆的《野蚕》诗,或辨桑园的果桑与蚕桑,或叹乡村路与房的巨变。

    生活在城市的文友看到的都是乡村的外在。我更在意的是它的价值。

    “可以去看看你们的蚕棚吗?”倡导者问。

    我一听到“蚕棚”就来了精神。小时候,我家养过蚕,但我们称养蚕的地方叫“蚕房”。时隔二十年,养蚕的名词都变了。我问村支书:“现在一年养几季呢?”“一般五季,最多有八季。”村支书肯定地说。“本就‘春蚕’‘夏蚕’‘秋蚕’三季呀!”我脱口而出。

    “一次养多少张蚕种呢?”有文友凑上来问。“多哟!有养3张5张的,还有养8张10张的。一亩桑能养1张,一斤50多元,一张就可卖2000多元钱。”村支书大声说。

    我听得瞠目结舌。我家养得最多的一次就是1张,还忙得团团转。

    踏上水泥路,雨渐渐停了,我闻到一股久违的桑叶味道,心绪变得复杂。林子里有人在摘桑叶。桑林下的土地十分干净。一条条桑枝只有到尖儿处还有一丛丛不老不嫩的桑叶。

    绕到一块大田边,看到一个用黑网罩着的半开放的四方形建筑。村支书说那是政府投资建成的“蚕棚”,他们村一共5个。走进去,看到一地的蚕,一地白与绿相间的方块,我惊呆了。“到了四眠,这蚕就放地上,不用提蚕沙,把桑叶铺起就是。上茧时,也不用一条条捉,直接把蚕笼放上去就是。”“这地上是3张,我家里还有5张。”蚕农得意地说。

    不用一季结束又一季开始,而是借助“蚕棚”,一季季轮番进行,就可以把养蚕“季”翻倍。蚕农说起互助村的蚕事,满是皱纹的脸上全是笑意。

    不用揣测,我相信,这笑意的含义是未来可期。我想起村支书的笑,想起此次采风活动倡导者的笑,其实,他们的笑没有多余的内容,都是对一度荒凉的乡村能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的欣慰。

 

当前:B3版(2024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