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一些地方陆续开始尝试,主要方式是由医疗机构自办或协办托育机构。
医疗机构支持托育,对于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大有好处。婴幼儿膳食营养、身体发育、疾病防控、保育照护等,都涉及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过去托育,民众只要求孩子有人照看即可,现在则要求孩子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等,故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这种模式也可以作为生育配套政策之一,通过化解“托育难”来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
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托育也会反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普遍很忙,当孩子还小无人照顾时,他们更难以兼顾家庭与事业。医疗机构自办或协办的托育机构,可以优先惠及医务人员,让更多医务人员能够“带娃上班”。此外,目前由于一些地方的人口出生率下滑,一些医院的产科和儿科变得冷清,这些科室的医务人员拥有丰富的托育医学知识,他们在托育服务方面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可让这些科室免于压缩或关停,从而起到为社会储备孕产和儿科人才的作用。
医疗与托育融合的优势有很多,但优化模式还须不断努力。医疗机构自办或协办的托育机构未必能盈利,但医疗和托育都具有公益性,不能因经济原因影响发展,必要时,财政可考虑给予托底帮扶。医疗机构参与的托育机构只是少数,但社会上所有托育机构都需要得到医疗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只有进一步完善机制,让医疗机构能够向所有托育机构输出技术和提供日常指导,两者才能形成全面和深度融合。
医疗与托育联手,既让托育有“医靠”,也让医疗通过托育拓展服务和完善保障,医育两相宜,获益最大的是广大民众。跨领域融合是当前的创新趋势,医疗与其他民生项目融合式发展,更为民众所期待。在医养结合、医教结合已取得丰富经验的背景下,推进医疗与托育融合式发展不仅条件成熟,而且“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