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引领教学法探究
◎ 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 李忠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引领教学法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问题引领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引领教学法进行探究。

    问题引领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问题引领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问题引领教学法正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引领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是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四是反思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问题引领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首先是设计好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扩写这段文字。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天有24小时,那么你们知道一天可以分为哪些时段吗?”学生可以回答:“一天可以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那你们知道每个时段有多少时间吗?比如,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这段时间有多少小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时间段的理解。通过以上设计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是引导好学生。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测量》这一单元中,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测量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在做手工时需要测量线段的长度”“我需要测量水果的重量”等等。通过这样的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测量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测量。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你们要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你们会用什么工具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会用尺子。”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那么,你们知道如何使用尺子来测量线段的长度吗?”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观察他人的示范来掌握使用尺子测量的方法。

    最后是反思好过程。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回顾解题的过程,反思过程是否正确,最后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例如:“小华有8个橙子,小李有4个橙子,那么小华的橙子是小李的几倍呢?”通过反复练习类似的题目,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和归纳。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引领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问题引领教学法的理论和实施步骤,设计好问题,引导好学生,反思好过程,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当前:3版(2024年06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