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烹出“大幸福”
——甘肃徽县推进“幸福食堂”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张旭辉

 

    近年来,甘肃省徽县把“幸福食堂”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不断探索完善各项服务体系,稳步向外延伸,扩面提质,为辖区老年人、留守儿童提供方便、快捷、贴心的就餐服务,让他们在“幸福食堂”感受“幸福味道”。
    一大早,甘肃徽县榆树乡石碑村村民王娟娟便开始忙活了起来,按照“爱心接力食堂”日程安排,负责为村上的五保户、残疾人户和留守老人提供爱心饭菜。只见她熟练地洗菜、切菜、煮饭,把爱心倾注在一汤一饭菜之中。“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给我们管吃住,还经常有人来帮我们洗衣送餐、打扫卫生、理发义诊,真是太好了。”年过八旬的“五保户”刘占仓老两口吃着热乎的饭菜,脸上洋溢着笑容。
    整合资源  建好阵地
    让小食堂“强”起来
    “这里的饭菜不但价钱便宜,而且很合我们口味,挺不错的!”虞关乡村民周国忠说,“政府关心我们老年人,孩子都在外工作,在‘幸福食堂’吃饭不仅方便实惠,饭后还能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虞关乡筹集民政项目资金,盘活集体资源,将村里闲置的汽车站改造建成集幸福食堂、幸福浴室、幸福乐园、幸福发屋等功能室为一体的“幸福家园”。70多岁的穆美玲老人是“幸福家园”的常客,因子女常年在外地打工,老人一人行动不便。“现在家门口就能理发,公共浴室干净,食堂饭菜可口,住在村里,也能享受到最好的照顾。”幸福家园的建成让老人打心底感到满意。
    近年来,徽县按照“政府主导、村级管理、村民自愿、非营利性”原则,充分整合资源,筹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政项目资金,采取新建、改建或扩建等形式,完成了幸福食堂的规划建设。建设中,徽县坚持因地制宜、便捷化布局、亲情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完善厨具、淋浴、理发、按摩、阅读等配套设施,打造集资源优化配置、配送餐便捷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幸福食堂”34个、五保家园30所、老年福利中心1所、老年人活动中心2所、敬老院1所、4所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所互助幸福院。2023年,惠及群众7.8万人/次。
    优化模式 共建共享
    让小食堂“实”起来
    走进榆树乡剡坝村“幸福大院”,几位老人笑语晏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乡愁记忆馆里,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是村民难忘的记忆,都有一个悠长的故事。
    70岁的张应学老人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我来食堂吃饭,一顿饭才两块钱,而且每天都有新花样,孩子们也很安心。”幸福大院虽然不大,但功能完备,除了食堂和乡愁记忆馆,还配建了积分超市、手工作坊、爱心理发室、爱心澡堂、留守儿童小课桌等,各种服务一应俱全。
    据了解,“幸福食堂”采取政府统筹,乡(镇)建村(社区)管的模式,由所在村(社区)党支部组建专门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在保障为“三留守”及特困群众提供各类服务的基础上,对外开放运营。全县幸福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理发、定期体检,特困、低保、空巢、失能、高龄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每餐只收取2元,其他人员就餐和理发按市场价的半价收费,所得收入全部上缴村集体,形成了“幸福食堂+N服务”的延展模式。针对独居、空巢老人和困难群体,还实行“村(居)民点单+村(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体系,送餐到家。构建起了以居家为基础、村(社区)为依托、志愿服务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共享体系。
    做实服务 温暖民心
    让小食堂“活”起来
    虞关乡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包馨园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同学结伴来“幸福家园”做作业,对她来说,每天完成作业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拼图、做手工、画画是一天最开心的课外时间。
    为解决留守学生无人辅导功课的问题,徽县组织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填补外出务工家长的“管理真空”,保障所有孩子作业有人教,学习有人管。“家里的小孩有人陪着学习,我们出门在外也很安心。”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以无限热情,照亮文明征程。徽县建立起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全镇统筹”的镇、村网格化管理和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全县221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志愿服务队,组织留守妇女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知识讲座等,不断提升自身技能,让她们在家门口赚钱增收。同时,充分利用各类主题节日,开展“关心关爱”“结对共建”“乡贤讲堂”“典型事迹宣讲”“趣味运动会”等多种活动,借助幸福食堂集中就餐时机,广泛了解需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A3版(2024年07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