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新时代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教育素材。本文将从红医精神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中,以期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坚定信念的医学人才。
一、红医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红医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医务工作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了追求人民的健康和革命事业的胜利,所展现的崇高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政治信仰和人生追求。红医精神的核心在于“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这是医务工作者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与使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博大情怀;“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医务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仍保持高昂斗志、不懈奋斗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是对医务工作者专业技能的严格要求,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基石。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红医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精神引领作用与价值观塑造作用。红医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医务工作者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在于“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宗旨。这一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感召力。首先,红医精神为医学生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标杆。当今社会,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红医精神中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引导着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医者初心,牢记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其次,红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强调的忠诚、奉献、担当等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高度契合。弘扬红医精神,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系统落地生根,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风尚。
二是专业精进与技术创新。红医精神不仅强调精神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还注重专业技术的精进与创新。该精神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红医精神激励着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医疗技术的卓越和完美。在战争年代,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和极其艰苦的条件,“红医”始终坚守着这一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这种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促使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红医精神推动了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时代背景下,医疗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红医精神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红医精神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医疗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红医精神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
红医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医学先驱们所展现出的忠诚、奉献、仁爱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不仅是我国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更是当代医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元素。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医德情操,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可遵循以下路径。
第一,加强价值观引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首先要深入挖掘红医精神的内涵,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医学事业的崇高精神。教师可以讲述红医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红医精神的真谛。他们不仅有“红色华佗”傅连暲,还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为中国革命的医疗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同时,结合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树立为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职业理想。其次,医学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以红医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这些活动应以红医精神为核心,围绕医学生的职业使命、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红医精神的熏陶,进一步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和人生追求。最后,在医学生群体中树立红医精神的先进典型,如表彰在医学研究领域、临床实践或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且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其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更多医学生向榜样学习,努力成为新时代红医传人。
第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培养高尚医德情操。医德是医生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红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思政教育应以医德医风教育为重要内容,通过融入医学伦理教育来强化医学生的医德观念。例如,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或讲座,系统讲授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医学伦理问题,培养其正确的医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同时,医德不仅体现在理论认知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医学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医德实践活动,如参与志愿服务、义诊活动、医疗援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医疗卫生工作的艰辛与伟大,感受患者的痛苦与需求;同时引导学生将红医精神中的仁爱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温暖和关怀。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此外,为提升医学生的医德水平,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医德评价机制,对医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临床实习表现、志愿服务表现等进行定期考核,从而综合评估医学生的医德水平。
第三,培养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首先,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援助、医疗调研等活动,使其深入了解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自觉将红医精神中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医学科研是推动医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医学院校应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基金或项目,支持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科研指导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为其未来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融入红医精神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还应注重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例如,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深入剖析医学实践中的哲学问题,如生命的意义、健康与疾病的界定、医学技术的伦理边界等,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讲述医学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帮助学生了解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素养。再如,组织学生参与绘画实践,鼓励他们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建立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对于医学学习中的观察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培养其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并为其提供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且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作者张颖系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讲师,刘俊昌系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本文系新疆医科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编号:SZ2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