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
◎ 冯媛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存在很多供配电设备,对这些电气设备进行日常检修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是保障我国交通顺畅的重要前提,但此类工作对检修维护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因此要重视对这类人员的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以培养更多将来从事电气化铁道供电、变配电等设备的施工、运营、检修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助力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工程的安全、顺畅运行。本文以高职院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为主体,对其进行诊断研究,提出改善其专业教学工作的可靠策略。

    高职铁道供电技术是铁道运输类专业,该专业常规开设的课程包括电子技术、铁道概论、接触网运行检修与施工、变电所运行检修与施工、铁路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与施工等内容,涉及铁路电力线路、变电所及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调度指挥和运行管理,是一个重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专业。笔者对很多院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其中有诸多不足。在此,笔者提出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相关策略,以期推动其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笔者在对高职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诊断时发现,一些职业院校在教学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部分高职院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与培养理念较为落后,如教师未能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即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重视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操作;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未遵循阶段递进理念,设置了大量理论知识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缺乏从基础到专业核心的合理过渡,使学生容易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教学产生厌倦,教学效果较弱;三是部分院校存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不足问题,教师未能合理运用互联网络及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资源开展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快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另外,不少高职院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师为专兼结合,存在师资不足、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也影响了专业教学水平与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可从制度安排、管理运行等环节加以改善,提出有关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改革、资源建设开发等方向的优化策略,以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第一,对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通过调研分析院校教学现状,学校首先需确定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目标并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设置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内容应比例适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在设置具体专业课程时,需根据现实中的具体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进行设计,如变电所值班员对从业技术人员的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电路电力分析等能力要求较高,此时高职院校可建立面向岗位群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使学生日后能更迅速地适应复杂的工作情境。另外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难度设计应呈阶梯式递进,如对大一学生开展铁道概论、电学基本理论等基础课程教学,对大二学生开展铁路供电系统、铁路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为后续实践教学提供助力。

    第二,基于互联网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创新教学模式。仅依靠课堂教学资源,学生很难真正接触、理解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核心,因此院校需要不断建设并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课程教育便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教师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授课,不仅教学时间与空间更加灵活,也能及时搜索教学相关内容,完成实时施教。同时,网络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资源检索能力,为其日后从事铁道供电工作提供帮助。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也很有必要,可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展开铁道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接触网检修等沉浸式实践训练项目,从而更扎实掌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知识。

    第三,优化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就提升教学质量而言,拥有一支完善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院校可通过完善教师的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吸引更多职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另一方面,院校也应通过加强能力审察来优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院校对专兼教师队伍开展培训,确保其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国内外铁道供电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最新的项目、理论、技术等,也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在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诊改工作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和完善教师队伍等方式,逐步提高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助力行业未来发展。

    【作者系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一般项目(编号:NJSY23006)】

 

当前:B2版(2024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