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
◎ 明海峰 李政佼

 

    任何一种科学思想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遵循着历史、现实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规律,并在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精华。在新征程上,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理论根基,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根基

    在唯物史观理论视域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就“文化”这一概念本身作出具体定义。作为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维度的“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第二性为立论根基。对此,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加以把握。

    第一,从文化生产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即是说,“精神文化”是由“现实中的个人”进行物质行动生产的精神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唯物史观中这一重要思想观点,主张文化创造必须立足于物质活动,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力量源泉。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现实中的个人”,强调文化生产要“以人民为中心”,视人民作为文化生产的主体,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从文化属性角度看,文化具有阶级属性,不同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会导致不同的文化样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社会主义文化反映的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追求共产主义价值理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阶级性的理论内蕴,以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文化价值指向,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同时,高度重视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从文化功能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论述了作为制度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所具有的“反作用”。在制度观念层面的文化,哲学、宗教、伦理、风俗习惯和制度规范等,根据它们是否符合特定历史阶段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而推动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这种作用一般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开始,进而影响到政治或经济领域的变革。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对这一规律的深刻把握,主张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防范思想文化领域的潜在风险,充分利用“文化”的功能效用,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在物质生活层面的文化,科学对经济基础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科学与劳动力在实践中一经结合,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基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文化供给,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镜鉴启益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在其思想观点、方法、原则等方面,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立”的鲜明文化基因。

    第一,继承了“追求创新”的文化基因。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创新创造,强调“革新”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文化基因,创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内容体系以“创造创新”为重要主线,一方面,高度重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自身文化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从本质上讲,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即是文化“创新基因”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

    第二,秉承了“开放包容”的内在特质。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通过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形式,消解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吸纳着各地区、多民族的不同文化精华,因此中华文明才得以源远流长。与之同时,古代诸子百家中“道并行而不相悖”“有容乃大”“和实生物”等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开放包容姿态应对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明确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可见,“开放包容”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主张,也是共产党人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所秉持的重要原则和态度。

    第三,吸收了“自信自立”的精神元素。纵观历史,古代中国造纸、印刷、天文、纺织、冶铸、建筑、陶瓷等一度领先世界,物质技术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在文化的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中,逐渐烙刻出中国人“自信自立”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吸收中华文化“自信自立”的精神内核,在多个场合提及文化自信,呼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要义,并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百年来,文化建设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规律,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

    第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指导中国实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即“两个结合”。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升华,更是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二,文化建设与国家事业统筹谋划、相得益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始终把文化建设置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战略来谋划,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作出新判断、新调整。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革命文化看成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把“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并列,作为新社会、新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置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总体布局之中,以“建成文化强国”作为战略目标。

    第三,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使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焕然一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式提出文化建设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并使之贯穿于改革开放时期党开展的文化建设当中。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不断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持续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也是其推动文化进步发展的价值动因。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必然产物,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文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同时也为“世界大同”贡献了中国力量和文化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新境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何处去指明了道路。

    [作者明海峰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作者李政佼系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四川省重大社科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文明观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JJ24ZD03)]

当前:4版(2024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