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市用移风易俗“金钥匙”解锁“幸福密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满月酒、搬家酒、升学酒、谢师宴……五花八门的办酒名目让群众苦不堪言。为了刹住这股歪风、弘扬新风正气,陕西省宝鸡市把移风易俗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相结合,聚焦婚丧嫁娶、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老百姓最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瞄准发力点、抓住切入点、找准落脚点,创新探索移风易俗宝鸡模式,实现了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让文明之城更有品质、更有质感、更有涵养。
关键词一:婚俗改革
深耕试验田 引领新风尚
在推进婚俗改革的过程中,宝鸡市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让青年的婚姻大事回归到两情相悦与责任担当的正轨上,探索出了“为爱情‘减负’、为幸福‘加码’”新模式。
金台区作为第一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通过建立党政联抓、条块联推、城乡联动“三项机制”,打造婚姻家庭辅导、红白理事倡导、乡贤能人劝导、村史家风引导“四大阵地”,组建情定鹊桥交友、婚改政策宣讲、登记服务自助、结婚颁证特邀、婚姻纠纷调解“五个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典型带动、文化浸润、表率示范、规范监管、氛围优化“六个维度”,涌现出了胜利村、紫原村、车辙村等5个“零彩礼”典型村。
省级婚俗改革试验区陈仓区则把婚俗改革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文明实践等相融合,聚焦除弊呈新、改革创新,依托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的引领带动和村级红白理事会的组织、引导、监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让爱情的负担不再沉重。两年来,陈仓区开展婚前辅导268次、离婚疏导324次,化解婚姻纠纷585例。
宝鸡市充分发挥金台区和陈仓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各地推进婚俗改革的好做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岐山县“一顿臊子面办喜事”、扶风县“晒家风家训”、陇县探索与毗邻县区成立治理联盟等做法成为该市推进移风易俗的新标杆,婚俗改革让宝鸡遍地开出“幸福花”。
关键词二:宣传引导
传播新理念 转变旧观念
宝鸡市把移风易俗纳入意识形态考评项目,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标准,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响应“四位一体”格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等阵地,传播文明新理念,转变思想旧观念。
宝鸡市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开展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专项整治,强化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督促党员干部带头节俭操办婚丧嫁娶、带头树立文明新风。
宝鸡市568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结对共建,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移风易俗我是行动者”等文明实践活动6300余场次,实现群众“微心愿”1000多个。同时,该市将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道德模范、乡贤能人等充实到移风易俗宣讲队伍,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传播者,1300余支文明实践主题宣讲小分队活跃在城市、乡村、社区。此外,宝鸡市还积极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评得上”的先进人物,常态化评树“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推动移风易俗滋润心田。
从固定讲台到田间地头,从演出现场到街道大集,从线上互联网到线下“小课堂”,一次次有声有色的婚丧嫁娶宣讲,一场场出新出彩的文艺演出,“宣”出了文明乡风、“讲”出了淳朴民风、“说”出了良好家风,推动了宝鸡市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走心。
关键词三:村规民约
划出“硬杠杠” 管住“穷大方”
宝鸡市把移风易俗与乡村治理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频共振,依托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积分超市,划出一道道“硬杠杠”,管住盲目攀比“穷大方”,把陈规陋习“扫地出门”,让良俗新风落地生根。
选聘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热心群众工作的乡贤能人,在全市11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及乡贤工作室,制定章程,明确红白事参与人数、办理天数、随礼标准,做到事前提醒告知、事中服务监督、事后评价回访。目前,宝鸡市有240余支“红白事服务队”、1896名乡贤能人参与红白事的引导、监督、管理,群众婚丧嫁娶消费降低了近三成。
同时,宝鸡市印发了《加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实施办法》,把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破除封建迷信等纳入其中,将移风易俗目标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此外,宝鸡市还整合基层爱心超市、新风银行等资源,全面推广积分制管理,围绕红白事新办简办、抵制高额彩礼、孝老爱亲等设置积分明细,建成积分超市687个,定期兑换结算,培育文明乡风。
如今的宝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少了,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多了;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文明时尚的多了。一城文明风,吹开“幸福花”,宝鸡市通过移风易俗的“金钥匙”,解锁了“幸福密码”,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在文明之城久久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