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好人”曾艳
8月初的重庆骄阳似火,未至正午,室外温度便已逼近40摄氏度。当记者联系上重庆市忠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忠州博物馆馆长曾艳时,她正在文物普查现场忙碌着。自古以“忠义”闻名的忠县,诞生过中国历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所以忠县人也习惯将女孩称为“女将”,而曾艳,正是奋斗在文博战线上的一名杰出“女将”。
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0余年来,曾艳始终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作表率、守底线、显担当,不负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命,抓好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所负责的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成为首个开园的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曾获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等荣誉。今年7月30日,曾艳荣获敬业奉献“中国好人”称号。
有能力有追求
她投身文博战线
2001年,曾艳进入忠县文管所后,一步步夯实文物保护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她积极投身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全程参与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乌杨阙、洋渡沿江二队墓群等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一路摸爬滚打,迅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在忠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曾艳带领团队普查采集文物万余件(套),全面摸清了全县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她带领同事们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2013年10月,忠州博物馆项目动工,曾艳全程参与建设,严格把关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遴选藏品和设计展陈期间,她每天或是在藏品海量的库房内逐件挑选、或是在狭窄密闭的展柜中反复调整,力求将最精美、最具价值的文物呈现给观众。
自2018年忠州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馆内精美的历史文物和优秀的展陈效果每日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前来参观,现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和展示忠县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标。
有情怀有目标
她倾情文物保护
“要做就要做到实处去。”这句话经常被曾艳提及,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曾艳在工作中始终将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她结合忠县文物保护工作实际情况,牵头建立了“打卡巡查—上报系统—跟踪动态”的“一站式”文物安全负责制,使文物保护工作实现闭环管理,促进全县文物保护实效大步提升。
忠县是三峡库区文物大县,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1046处,多分布于乡镇地区,文物保护与监管难度比较大,而乡镇文物专业人员力量又相对薄弱。为破解难题,曾艳统筹安排文物保护科、安全保卫科工作人员共同管理全县文物,每人负责监管指导几个乡镇的文物安全工作,通过“谁监管、谁负责、谁跟踪、谁闭环”的工作模式推行“一站式”文物安全责任制,使全县文物保护工作落在实处、走在前列。
曾艳的“做在实处”,不止于对文物的安全保护,为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一直努力着。在乡村振兴、库岸治理、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中,曾艳积极建言献策,将盐文化、汉阙文化、白公文化等具有忠县特色的文化印记有机植入老城街巷、滨江公园等项目,力争将民生改善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留住百姓的美好“乡愁”和城市的文化脉络。
有初心有担当
她心系文物安全
“平衡好城乡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曾艳告诉记者,文物不会说话,但文博工作者不能沉默,为文物发声是每一位文博工作者的义务与使命。
“三峡留城·忠州巷子”项目在建设中所涉及的文物民居建筑,原本被项目收购方计划改为商用,用于餐饮类经营,这些建筑的原有结构当时面临着打通、拆除等不可逆性改造。曾艳在项目研讨会上多次指出,文物建筑不能被随意破坏历史信息,并强调该项目中文物民居建筑只有两处,这些标志性文物建筑应该成为老巷子的根与魂,更应该成为忠县文物民居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点。在曾艳的坚持和建议下,该项目在修缮中坚持不破坏文物历史信息的原则,在文物的后期利用上采取了可逆的措施与方法,兼顾了文物保护与项目改造需求,成功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坚守文物安全底线的曾艳,一直在为保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奔走呼吁。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期间,业主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希望考古发掘为项目建设让步,曾艳头顶烈日多次上岛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反复强调文物保护是第一位,应尽量减少项目建设,以保留皇华城遗址原真性。同时,她在短短三年时间内牵头完成了部分重要遗址的修缮保护、复原研究、展示利用工作。2023年9月,集考古发掘、文物展示、生态观赏、研学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成为首个开园的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
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曾艳带领团队累日奔波于各乡镇(街道)开展实地普查。对于自己获得“中国好人”这份荣誉,她表示自己很幸运:“我只是做着基层文博工作者该做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我的经历让大家对文物保护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关注与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真正将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