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与融入
◎ 杨蕾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能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2022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学,往往侧重于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审美教育的深入开展。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还影响了他们对多元文化和社会美学的理解。因此,如何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有效强化美育工作,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成为当前公共艺术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定期更新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增加现代艺术、数字艺术等当代艺术元素。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不断拓宽,经典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等,虽然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但有时难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注意。为此,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需融入现代艺术、数字艺术等具有现代风格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创新性,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它强调个性化的表达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自由。将现代艺术课程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通过艺术的视角思考和处理现实问题。其中,现代艺术形式如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都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将现代艺术纳入高校美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现代文化和哲学语境;数字艺术涵盖了从数字绘画、三维建模到虚拟现实艺术等多种创作形式,是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新型艺术形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应将数字艺术纳入课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字艺术工具和技术。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设置“数字艺术基础”选修课程,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数字艺术创作工具,以及掌握Adobe Photoshop、Blender等创作软件的基础使用方法。

    课程资源方面。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应当具有丰富性、全面性和有益性等特征,单纯围绕艺术形式展开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综合审美素养的培育。高校可以立足于跨学科思维,导入不同学科的美育资源,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其更为全面的审美能力。如,教师在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时,可以将搜集到的文艺复兴时期史料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包括人文主义的兴起、宗教改革的影响等内容,鼓励学生结合史料看待绘画作品。同样,在导入戏曲、话剧等艺术表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学的知识来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分析对话的细腻之处,以及通过音乐学的视角来探讨配乐的效果。这种多维度、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此外,《纲要》鼓励高校积极开发优质数字美育资源。高校应积极建设数字化艺术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艺术作品数据库、虚拟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例如,开发多元化的在线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利用雨课堂、学堂在线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自由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在线课程资源包括世界各地艺术作品及其解读、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指导等,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公共艺术教育。

    教学方法方面。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教师单纯地进行艺术形式介绍,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营造互动性强、体验丰富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更好地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通过频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公共艺术课堂,让学生沉浸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先围绕某个艺术领域向学生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或课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情感”,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使其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和探索。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以探讨如何通过这些形式表达情感。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还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进行艺术探索,从而提升其艺术感知力和判断力。此外,高校可以在学校的智慧教室、新媒体演播厅等场所开设公共艺术课,利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例如,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参观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近距离欣赏经典作品的细节,而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同时,借助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时查看艺术作品的背景信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艺术实践方面。艺术实践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技能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校园文化为艺术创作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好的艺术形式展开创作,并将其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还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作品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作热情。另外,《纲要》鼓励高校建设美育实践基地。高校可以与本地艺术机构、社区等合作,共建美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平台。例如,高校与本地博物馆、艺术展馆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地艺术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博物馆、艺术馆的展览中直接观察艺术作品,并参与作品解读、展览策划等实践活动。同时,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创作和艺术历史;高校还可以与美术馆、画廊、文化中心等本地艺术机构合作,面向大学生群体规划设计策展、艺术推广、艺术教育等社会艺术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际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艺术行业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提升其艺术策划和管理能力。此外,艺术机构的专业资源如展览设施、艺术家资源等,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创作条件,高校还可以与艺术机构合作开展艺术公益项目。例如,高校与本地艺术机构联合设计和实施面向不同社区群体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艺术教育服务,或为公共空间创作艺术作品,如社区壁画、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与安置、开展艺术疗愈小课堂等。这类公益性艺术项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将美育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通过这些公益项目,学生能够体验到艺术创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上述举措的落实,将为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公共艺术教学环境提供有效助力,能够激励学生在艺术世界中不断探索,最终持续提升审美能力。高校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跨学科资源,创设出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同时还需注重与社区、文化机构及艺术家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应用和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未来,随着公共艺术教学工作持续创新,高校可以引领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达到新的高度,实现大学生审美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系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21SJA1613)的研究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