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未消,捧读万开元、胡勇、徐洋编著的《绿植中的红色故事》(海燕出版社),满目清凉,满怀感慨:这是什么样的创意和匠心啊,才能将植物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水到渠成?可以说,绿色植物,蕴含生机无限,红色故事,浸润教育无声。
如同一个人的外表,一本书的品相对读者而言,极其重要。这本书的封面绿色淡雅、装帧考究、内文插画精美,在第一印象上就占了上风。除了制作精美,最重要的是书的匠心独具,内容编排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这本《绿植中的红色故事》中,共介绍了红薯、黄花草、水稻、泡桐、吊兰、银杏、辣椒等31种绿植,介绍每种绿植的时候,又按照“红色故事”“科普漫谈”“诗词选摘”“知识拓展”四个部分展开,做到了科普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有机综合和统一。这样的编排设计,就如插图创作者、博物插画师徐洋所介绍的:“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这本书巧妙地将自然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孩子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不仅能够了解历史、认识英雄,也让绿色生活、红色文化、家国情怀在心中扎根。”
除此之外,在融媒体时代,本书还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图文并茂的数字课程资源,将植物的生长特征与党史事件予以数字化重现,让植物更鲜活,让故事和人物更生动。从这本书的图文和数字课程资源中,我们知道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产生源头是红薯,我们知道了棉花背后蕴藏的感人至深的《半条棉被》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兰考泡桐除了在防治“三害”中大显身手,还能在新时代再立新功……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许多植物,我们应该是抱愧的,因为总是见到,却不熟悉,更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我们与植物有了距离和疏远。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与植物亲近,感受植物那种无拘无束、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从而获得内驱动力。所以,即便仅从科普这一方面来看,本书也是有助于孩子开阔眼界、亲近自然的。自然科普,能够增进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保护,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但不适合冰冷说教。说教如同坚硬的石块,很难真正触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产生共情。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个载体,而故事,就是绝佳的载体之一。在《绿植中的红色故事》中,爱国主义教育以植物为媒介,被故事所承载,如春风拂面、润物无声,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故事背后的真谛。在讲到创作初衷时,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本书的第二作者胡勇表示,如果小朋友在吃红薯的时候能想到红军的军规,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触动,这本书就成功了。相信读过本书的小朋友,一定会对这些植物有更深的认识、对其背后的故事有更深的感悟。
亲近植物,接受自然教育,会觉得生机无限;走进故事,感受爱国主义教育,会体验润物无声。《绿植中的红色故事》进行了新鲜有效的尝试和探索,让人爱不释手,沉浸其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