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高温逐渐消退,四川泸州不时飘下淅淅沥沥的秋雨,似乎在呼唤这片土地上已流传400年之久的那柄分水油纸伞的出现。笔者穿梭在泸州分水岭镇老城街道,漫步于承载千年的青石板路,一边感受浓厚的民俗氛围,一边探寻分水油纸伞的风采。
泸州分水油纸伞因起源于江阳区分水岭镇而得名,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骨架,以涂刷有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纯手工制作,成品轻盈飘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外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分水油纸伞不仅是一种日常用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据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以分水岭所致最佳。”上世纪40年代,极盛时泸州有100多家油纸伞厂,年产量达2000万把。泸州分水油纸伞保持着几百年来传统手工艺制作方式,是“中国伞工艺的活化石”。
分水岭镇能制作如此独特的油纸伞,与当地的气候及环境密不可分,水汽充沛、热量稳定,十分适合竹子生长。泸州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生长的楠竹,纹理通直,柔韧性极强,是制作伞骨的上等材料;伞杆以通体碧绿的水竹为上选,多年生岩桐木是伞把唯一钟情的材料,制作伞面的皮棉纸采用树皮为原料,经久耐用;刷在伞面上用当地桐子经特殊熬制的熟桐油浸泡制作而成的桐油是油纸伞遇水不湿,多年不腐的关键。一把油纸伞需要使用上百种工具、历经90多道古法工序,达到反复撑收3000余次而不坏,清水浸泡24小时而不脱骨。
分水油纸伞传承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由于油纸伞的销售渠道主要局限于族内自用或景区文创产品销售,与现代雨具相比,其市场拓展困难重重,分水油纸伞在保持传统与迎合市场需求之间面临抉择。今天的分水油纸伞传承人将传统油纸伞与当下流行元素相融合,形成极佳的视觉效果,新的油纸伞融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远远超出雨具的功能,更有装饰收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