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罗田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 徐春锋 鲍俊朝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黄冈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策兜底养老、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等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罗田县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罗田县现有养老机构17个,覆盖全县12个乡镇,其中,13个公办养老机构、1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个民建民营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701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6.14%。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7个,覆盖率65.4%;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养老服务示范社区3个,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19个,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31户。目前,全县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问题也明显存在。

    思想观念待转变。罗田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养儿防老”的观念仍深深植根于大部分老年人的思想中,很多年轻人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将家中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不孝的表现,全县养老机构入住率仅有44.56%。

    家庭养老有隐忧。相当一部分群体,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受条件所限,这一部分老年人家庭负担较重,还需承担养育孙辈的责任,很多老年人无力为需求买单。

    服务水平待提升。全县养老机构总体上档次偏低,尤其是乡镇福利院,主要是提供吃、住等托底性照护,无法适应老年人日趋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全县养老从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仅有66人,占比仅34%,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服务专业性不足。

    基础设施有短板。从阵地建设上看,罗田县目前还没有嵌入式养老机构,仅有2个新建小区达到养老服务用房标准,老旧小区无法提供养老服务用房。从服务供给上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服务还不够,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还有待开拓,老年人家庭自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往往局限于普通的家政服务,缺乏专业性和多样性。从经费保障上看,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现有的19个助餐点普遍存在场地不够大、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也未落实补助政策,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较少;已建成的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和日间照料中心,由于缺乏后续运营经费,导致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医养融合推进慢。目前,罗田县仅有的2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水平有限,只能提供常规的治疗,其他养老机构只能将老年人送外就医。此外,仅2家医疗机构设立了老年人医养专区,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康复理疗等医养结合服务滞后。

    市场参与不充分。养老行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利润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罗田县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涉及养老服务的企业有46家,但是实际开展养老服务运营工作的仅有7家。

    二、坚持问题导向,继续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黄冈市委、市政府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罗田县委县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针对罗田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健全机制固根本。《“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是自2021年以来,国家针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颁发的专门性文件,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并结合罗田实际,及时制定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和《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做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督等机制不断健全。

    落实政策强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加大对县福利院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主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支持,用好社会慈善捐资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在改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经费保障,做到有人管事、有人服务、有经费运转。三是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完善设施夯基础。加快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区小区老年服务站等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功能和运营管理,增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加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友好、老年宜居环境。

    优化居家促服务。持续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鼓励和倡导政策外的老年人家庭自费进行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居家环境不适老、不安全的问题。加快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设,通过“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机构捐助一点”等形式,引进餐饮企业、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建设运营养老助餐点。发挥“五社联动”综合优势,以社区和社工站等为平台,整合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等多方力量,开展居家照护、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助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居家养老需求。

    融合医养保健康。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养老床位和老年病专科,鼓励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或与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协议合作,实行“一院两区”“两院一体”,提升医养结合水平。推进村(社区)卫生室提供老年保健、医疗护理等服务,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医生制,做好留守老人日常健康体检、必要时“送医上门”。

    丰富产业谋发展。养老服务是极具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要创新和丰富“养老+X”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旅居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结合罗田县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拓展医养结合式养老服务,打造“康养罗田”品牌。

    强化监管净市场。民政部门要立足职能,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从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管理、质量安全监管、从业人员监管、涉及资金监管、运营秩序监管、应急处置和服务退出监管六个方面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要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辖区内养老服务活动、养老服务组织安全管理等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设立或接受政府补贴、补助的养老服务组织的政府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做实宣传扩影响。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养老服务政策、养老事业发展成果,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加强“康养罗田”的宣传推介,形成品牌效应,提高罗田养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共罗田县委党校】

当前:B3版(2024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