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有感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佳作,每个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杨三弟,他的身份是战损记录员,任务是把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的番号和姓名记录下来,这在以往的国产战争片中是鲜有的角色。杨三弟的成长历程,展现出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在国家危亡之际,从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的历程,尽管不完美,却很真实。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战火纷飞,但每个中国人心中,应该都深藏着同样的勇气担当与不怕牺牲。
《志愿军:存亡之战》延续了上集《志愿军:雄兵出击》的部分情节。杨三弟是上集中松骨峰战斗的幸存者之一,在上集中,他面对死亡考验时感到害怕与无力,存在矛盾与挣扎。在本集中,杨三弟渐渐摆脱之前的怯弱,在经历一场又一场战斗后,他逐渐明白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责任与使命。随着战斗推进,他不仅技术上得到提升,心态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的成长是普通士兵的缩影。
电影对杨三弟的塑造,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他的成长过程并不完美,但诸多磨难让他越来越坚韧。他从一个普通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最终在铁原阻击战中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影片也传递出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承载着家庭、民族的期望与责任感,让观众意识到,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个体的英雄故事,更展现了整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时所表现出的团结与顽强。
在电影中,无论是激烈的拼杀场面,还是面对大炮的“洗地”,精彩的视觉呈现带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细节上的处理也让人感动,干枯的小野花、红果子、瓢虫、糖纸、大颗大颗的汗珠……这些细节呈现,让我饱含着眼泪。
影片对战争残酷性的真实展现,让人深刻感受到战士们所经历的生死考验。每一场战斗,不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心灵的对决。在这个过程中,志愿兵们即使存在对死亡的恐惧,依然能够选择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他们的勇气与奉献,正是影片最慰藉人心之处。
《志愿军:存亡之战》带给观众的启示之一是,我们不是天生的英雄,但我们希望我们是“杨三弟”,在面对国家与时代的召唤时,勇敢站出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害怕战争与死亡,但是,只要国家需要,勇气与坚持将会改变我们的抉择,我们都会快速成长起来,成为优秀的士兵,成为英烈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