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陪你慢慢长大,静待花开。
上周末参加聚会,一位朋友在席间大吐苦水:“自从当了妈以后,我感觉自己要被孩子折磨成躁狂症了。”朋友的孩子有着严重的拖延症,导致她经常发脾气,大家纷纷表示深有同感。
这让我想起与女儿相处的日常点滴。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女儿的性格特点,那非“慢”字莫属。平时,急性子的我对女儿说的最多的词汇就是——“快”“快点”“快点啊”。可无论我如何歇斯底里,女儿永远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甚至噘着小嘴控诉道:“可是我已经很快了啊!”在女儿磨蹭的无数个瞬间,我心里总是忍不住咆哮怒吼:“为什么我的女儿慢得像个蜗牛啊?”为了改掉女儿的这个毛病,我绞尽脑汁,但都于事无补。
直到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大发雷霆。那天吃早餐时,女儿再次展现了磨洋工的“特殊技能”,耗时四十几分钟都没有吃完半根油条。看着女儿慢如蜗牛的样子,我瞬间怒火中烧,一把抢过她手中未吃完的油条,吼了一声:“别吃了,上学都要迟到了。”说完,拉起女儿匆匆奔出家门,在上课铃响前赶到了学校。余怒未消,我没和女儿道别,直接气呼呼地离开了学校。到了单位心情平复后,一股内疚感油然而生,我的脑海中始终浮现着女儿泪眼婆娑的委屈模样。一整天,我都过得精神恍惚、心不在焉,只恨不得时间跑得更快一些。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我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家。一开门,女儿如往常一样扑到我的怀里,撒娇道:“爸爸,你下班啦!我好想你!”她似乎忘记了早晨经历的不愉快,肉嘟嘟的笑脸上写满了依恋和想念。那一刻,我内心的惭愧与自责如洪水般泛滥成灾。
前段时间,我带着女儿去公园游玩。路过假山时,女儿停下脚步,兴奋地说道:“爸爸,爸爸,你快看,有只蜗牛在爬山哦!”说完,女儿松开我的手,兴致勃勃地观看起蜗牛的“漫步旅行”。十几分钟后,女儿仍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我的耐心告罄,语气急迫地催促起来,可女儿却执拗地拒绝道:“我要在这里陪着小蜗牛。”正打算发火时,我突然想起之前的惭愧与自责,怒气像只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来。我转怒为笑道:“那爸爸在旁边的石椅上坐着等你,好不好?”女儿“嗯嗯嗯”地点头应和,似小鸡啄米。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饶有兴致地打量起公园的景致。以前从未静下心来仔细欣赏,现在一瞧,原来生活的美景就在身边。女儿时而安静地观察,时而兴奋地攥着拳头大喊“加油”,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不知过了多久,女儿开心地跳了起来,拍着手说道:“爸爸,爸爸,小蜗牛爬上来了,它终于成功啦!”看着眼前的画面,我突然间有了顿悟:父母要学会等待,给孩子“可以慢慢来”的耐心。纵使步履缓慢,小蜗牛也能攀岩登顶。
牵着蜗牛慢慢走,是陪伴孩子长大最浪漫的方式。女儿的“慢”也让我领悟懂得,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忙忙碌碌,追求着速度和效率。但我们更应当学会放慢脚步,让心灵得以休憩,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