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40度。它的到来,预示着天气将一天天变冷,大地也开始进入到一个封冻的状态。彼时,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因为“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为了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时节,从上古开始,我国先民们就学会了从强化饮食上大做文章。围绕着小雪,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有趣的习俗。
我国医学历来主张,药补不如食补。为此,智慧的古人们就以小雪时节的特产编织好了一张冬日“食补图”。此后,随着年岁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腌腊味、吃糍粑、晒鱼干、吃刨汤等民间风习。
腌腊味:小雪时节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在我国民间历来就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饮食传统,小雪前后,一些农家便开始着手做香肠、腊肉,并把多余的肉类或风干或腌制起来。好的腊肉,常常能吃到来年的夏天,那种舒爽的感觉,充盈在舌尖,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吃糍粑: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这些地方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神的。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祭品在驱寒暖身、抵御寒冷方面,有着奇效。于是,吃糍粑就发展成了小雪节气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晒鱼干:小雪前后,在我国宝岛台湾,大量的乌鱼、旗鱼“上新”,渔民们会在集中捕捞后,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晒鱼干不仅可以延长鱼类的保质期,还可以因此增加口感,进而提高人们的食欲。
吃刨汤:小雪前后,土家族居民会拉开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俗称“吃刨汤”。这刨汤,是宰年猪时用猪杂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椒、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待到水沸时,刨汤那鲜美的真味就出来了。
此外,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在小雪后就开始腌制起咸菜,如雪里红,这些咸菜既可以作为冬季的配菜,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饪,菜鲜味美,寒冬腊月吃起来格外香甜。
赏雪景。小雪前后,通常气温会下降许多,特别是在东北一带,很多地方会开始下雪。人们自然就会在这个时节欣赏美丽的雪景,拍照留念或进行各种雪上活动,圣洁的小雪节气,瑞雪轻飘大地,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欢喜。
小雪,这个充满了民俗风情的节气,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体现。纵观这些意趣盎然的民风习俗,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我们有机会亲近自然,在北风呼啸中,体验到冬季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