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村内找不到一处垃圾桶却干净整洁,停车棚里的电动车实行精细的“三色”管理,硕果累累的果树上绑着认养人名牌和科普卡片……走在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随处都能看到村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
“契约治村,许多问题不诉自办。”南广阳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印起道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秘诀。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南广阳城村从契约做起,从每家每户抓起,实现基层问题不诉自办,走出了一条自治、精治、共治、善治的新路子,不仅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更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契约治村”绘出文明乡风
基层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南广阳城村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以“契约式”治理直面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通过一封信,把过去生硬的“一纸空文”变成村民能够自觉遵守的“契约”,绘就了社会善治新图景。
南广阳城村是典型的回迁村,2016年全村回迁后,曾有人担忧“回迁楼管不好、没法住”。但在短短的几年中,这个村从“乱”到“治”,呈现了诸多基层治理的亮点。
“我们村的治理之路是村民从共商共制一份契约开始的。”石印起开门见山地说起了管理的关键所在,“这份契约就是全村回迁之前发出的《致村民们的一封信》,这可以说是我们的治村总纲。”在村委会办公室,石印起从文件夹里拿出这份“村民自治契约”。“严禁在楼内公共通道、楼梯走道等公共场所堆放物品,申请房屋租赁须向物业登记租房人员信息……”一共3页A4纸,罗列了六大类24项管理办法。说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一份小区管理清单,几乎条条奔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楼道堆放杂物等这些陋习去的。
清单上的条目不是很多,但条条都很具体,和许多地方的物业管理细则大同小异。让人惊异的地方是这封信的末尾,有几十位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签字和红手印。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让大家心甘情愿接受,进而把这个社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封信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村民主集中、协商共治的结果。信中这24条,并不是我一言堂提出来的,也不是我们村‘两委’拍脑袋定出来的,而大都是村民自己提出来的。如果没有民意,就我们村‘两委’班子4个人在上面空转,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说起协商共治,石印起深有体会。经过全体村民“三上三下”的讨论,最终形成了大家都认可的这份“契约”,村子也便有了自我治理的依据。
基层治理“细治入微”
走在南广阳城村,停车棚里的三色车牌吸引了探访团的注意,红黄绿三色分明,一目了然。
南广阳城村停车棚管理员杨羽生介绍,村里电动车不允许上楼,需要统一停放在停车棚里。为了方便管理,村庄探索了“三色管理”方式,将本村村民的电动车标为绿色标牌,本村村民的自行车和三轮车标为黄色标牌,对租户的非机动车则标为红色标牌。杨羽生说:“分类之后,这些非机动车变得更好辨认和管理。实施以来,我们小区就没发生过非机动车偷盗事件。”
除电动车外,机动车的停放问题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做调查,听取村民的意见,并把意见汇集成一份管理大纲。管理大纲上,对地下停车场的使用、地面车位的分配,以及日常的规劝和违规停车的处罚等,都有详细的方法。石印起介绍,目前南广阳城村社区的地下车库有124个车位,地上停车场有191个车位。为了科学管理,每个地面车位会对应两个车牌号,地下车库的车辆可以停在地面车位,但地面车位对应的车辆不能在地下车库停放。石印起说,契约强调的是劝导与惩处相结合,最终目的是依靠居民自觉实现停车规范,“现在,大家都能做到自觉守约,用实际行动支持和配合村里的工作。”
除了吸引眼球的三色车牌,探访团还发现,村里的环境干净整洁,居民楼里没有堆物堆料……村里良好环境的呈现源于南广阳城村推行的垃圾不落地办法。
石印起介绍,小区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半,晚上6点半到8点半是固定的投放垃圾时间,每个楼有对应投放垃圾的小电瓶车,分类垃圾桶放在车上,村民按类别投放即可。投放时间结束,车辆开走,小区里现在没有了垃圾桶,原来存放垃圾桶的位置也被替换成社区景观。垃圾分类不落地规则实施后,为了激励居民遵守垃圾处理的规定,石印起设计了奖励机制,以每十户为一个队伍,互相监督,“起初因没有达标而受到处罚的有二十几户,现在一户都没有。”
以认领小树推动村民共治共享
10月底,探访团在南广阳城村走访时看到,道路两旁绿地里的山楂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诱人的果子压弯枝头,树上挂着认养人名牌和科普卡片。这是南广阳城村对小区内绿化的升级。近年来,南广阳城村不仅增补树木以及花卉的种类与数量,还开展了“小树认领”活动,推动更多村民参与小区治理。石印起介绍:“这个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小区里的未成年人,通过认领,无形中培养了未成年人的责任感,并且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认领果树的缘起,是最初几年种树的时候,果实老是被随意采摘,破坏植物、环境之外还造成了不少浪费。于是南广阳城村村委会想到了果树认领的方法,并制作了志愿服务印章收集卡,将为什么要认养果树、如何认养果树等写进了倡议书。
通过报名认领果树后,村庄会在果树旁立一块写有认领人姓名的牌子,而这就意味着认领人需要承担起对果树日常维护的责任和义务。石印起说,日常的浇水、松土、施肥等工作都会让这些小朋友参与其中。等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村庄就会采收这些果实,然后分配给每户村民,共同分享丰收。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热爱劳动,对我们村有归属感,更希望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参与意识、规矩意识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石印起将孩子们的成长看在眼里。
小事不出单元门,大事不出村。如今的南广阳城村,在基层治理的探索中,从契约做起,从每家每户做起,实现了基层治理不诉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