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校长要实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尽力使学校的各项决策符合实际尤其是学生实际,且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深入学生,关注并了解学生状况,特别是学生所想、所盼、所求、所需,并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引路人,是校长获取学校管理主动权的有效措施。明智的校长应该腾出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地直接与学生打交道。
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校长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先得积极充当倾听学生心声的“知心人”。校长只有时常与学生打交道,才能“下深水”,真正了解学生思想情况,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进行“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新形势下,校长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竭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前瞻性,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掌握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兴趣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兴趣是培育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校长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有益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这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有益于学生终身良好兴趣的养成,对学生校内、校外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校长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后,可要求并指导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对学生给予健康兴趣的养成指导、素质或技能提升的课余辅导。比如,学生喜欢乐器,则可通过教务处、体艺德卫处等相关处室组织力量,对有乐器爱好的同学予以特殊培训和强化训练,并于适当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器乐演奏,这可极大激发学生追求健康兴趣爱好的热情和动力。
探访学生家庭状况,提高其养成教育实效。家校共育,有利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好教育格局,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不仅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有利于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校长可以选择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多形式的探访,了解其家庭状况。其目的是进一步增强指导班主任工作的话语权,提升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家校共育格局的构建、巩固与拓展。
探询学生健康状况,增添其持续发展后劲。校长关注学生健康,不仅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还将对学校卫生工作、体育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对学校后勤服务和管理、家校共育格局的构建和巩固,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校长可以与学校其他分管负责同志、体艺德卫处或学生处相关负责同志、班主任老师、体育老师等,共同关注、指导学生健康生活、适当运动、科学作息等良好习性的养成,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体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