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遍布四川各地的古镇,海窝子名气不算大,但底蕴颇为厚重。海窝子古称“瞿上”,是古蜀王国奠基立业之地,与三星堆、金沙遗址一脉同源。镇口金色牌坊下,一块景区标识牌把古镇介绍得简单明了。
霜降时节,潇潇秋雨停歇,一条湿漉漉、曲弯弯的狭长老街,街两边高悬灯笼、木质铺板的商家密匝错落。当今古镇的格局大抵如此,海窝子自然不能免俗,不过,海窝子自有一些特色,行走在老街上,是一件让人颇有兴致的事情。
古镇往往是地方风味美食的集合地,海窝子当然不例外。这里的油糕、萝卜干、艾草青团、一口酥麻饼、嫩玉米馍馍都极具地方特色,尤其是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卤香四溢的烫油鹅最为受人追捧。不过,让我心心念念的却是前几年在这里买到过的响皮。
“响皮,啥子响皮?”同伴老向不解地问我。
“啥,你不晓得响皮?就是以前川菜中常见的食材嘛。”老向的反应让我有些惊讶,按理说,我们这个年龄的四川人,不该不知道响皮为何物。
把猪皮剐尽油脂,煮熟晾干,下锅油炸,待干猪皮在油中炸得颜色金黄、皮面起泡,便就成了响皮,那可是川菜中不可或缺、风味独特的食材配料,烧什锦、烧三鲜、坛子肉等,都少不了响皮。把响皮用温水泡软后切条,先将切成片状或条状的猪肚、猪心、猪舌以及酥肉、油炸丸子、玉兰片等下锅烧至八九成熟,最后加入响皮条、青笋条等配菜同烧入味,吸饱了汤汁、愈显饱满的响皮口感脆韧,滋味醇厚。
这些年,市场上很难见到有响皮售卖,而川菜经过多次改良后,烧什锦一类菜品里也很难吃到响皮了。前几年来海窝子,在一家专卖响皮的小店,买了一大包提回家,这次自然不会放过采购的机会。
顺着几棵高大浓密的梧桐树一路问过去,没费多大工夫就找到了店面不大的那家副食店。
隔着一段距离,我一眼认出了那位炸制响皮的师傅,六十来岁,热情依旧。见顾客上门,他麻利地挽起袖子,从挂钩上取下几块形同锅巴、油亮亮的响皮过了秤,又按我的要求,把大块响皮划成巴掌大小的小块。
“现在成都难得看到有响皮卖,喜得好你这儿还有。”我同师傅搭讪闲聊。
“也不是哈,你要是认真去找,有些菜市场里头还是有卖的。”说到这儿,师傅脸上露出一丝自得的笑意,“只不过都没有我炸的响皮好,你吃过就晓得了,我炸的响皮有筋道,不管是切成片片还是条条,拿来烧菜凉拌都不得碎成渣渣,嚼起来巴适得很。”
“就是,就是,我买过你的响皮,拿回去做菜确实安逸。”我笑着回应他。
我和老向一人提了一大包响皮,离开小店去参观镇上的阳友鹤纪念馆。经过梨园广场,迎面过来一队游客,前面两位中年男女盯着我们手上鼓鼓囊囊的透明口袋,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问我们,“二位,你们买的什么饼子呀?”我和老向对视一眼,不禁哑然失笑,于是,这个关于川菜食料响皮的话题,我又向两位外地朋友作了一番介绍。
誉满中外的川菜当然是一种文化,但厚重的文化正是由一点一滴文化元素累积起来的,这来自民间,轻薄似无分量的响皮,未必不是川菜文化的一个元素。
前行不远就来到了阳友鹤纪念馆。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阳友鹤生于彭县,是川剧旦角艺术的一代宗师,是川剧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座丰碑,一生演出大小剧目200余个,而作为戏曲教育家,他为川剧培养了陈书舫、许倩云、廖静秋、张光茹等艺术名家,弟子遍布巴蜀大地,为川剧艺术乃至我国戏剧艺术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川剧的梅兰芳”。巴金先生也曾评价说,“看阳友鹤的戏就像看齐白石的画”,可见阳友鹤艺术成就之高。
纪念馆共三层楼,展出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阳友鹤生平大事记、演出资料、手迹及戏服、名人字画及书信,尤其收藏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作家巴金、剧作家曹禺、姊妹剧种的艺术家会见阳友鹤的照片、实物等,价值极高,相当珍贵。
一队游客正在“阳友鹤·传授艺术”展板前参观,只见大家一致推举其中一位气质优雅的大姐演唱一段川剧,大姐也不推辞,落落大方地表演了川剧《柜中缘》中刘玉莲的一个唱段:“人说是女孩儿像朵鲜花,依我看恰是睁眼瞎。关在屋内不知道天高地大,如飞鸟囚笼内把人急煞。”大姐显然有过舞台表演经验,手眼身法步像模像样,一招一式,一腔一调,把情窦初开的古代少女的娇羞妩媚表现得活灵活现、活泼优雅,短短几句唱腔婉转清丽、韵味十足,赢得大家阵阵叫好。
游客队伍中,彭州作家舟哥向大家介绍说,纪念馆已经收集到了一批阳友鹤生前的演出视频资料,下一步将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现有展出内容适时推出,通过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更好地展示阳友鹤大师的艺术风采,体现川剧艺术的文化魅力。
龙门山下、湔江河畔,被称作“瞿上”的古蜀国都海窝子古镇,古蜀先民们印入大地的深深足迹依旧清晰可见,这里有龙怀寺,唐代诗人王勃游到此处留下一篇骈文《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这里至今还在讲述海窝子的传奇过往,山川河流间回荡着高亢悠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