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
◎ 王兴旺 丁梅 安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基因是百年大党的“根”与“魂”,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责无旁贷。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丰富养分,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有重要价值。首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具有学术及实践价值,并基于此产生了一大批相对成熟的学术成果,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模式、内容、原则、路径,可以为西部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融入提供可借鉴的模式。第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价值观,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五观”方面的教学价值与实践价值不可低估,对思政教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以下方面还可以加强力度。一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教学整体性意识方面。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提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讲解中国革命历程的部分有所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又都提到了价值观的问题。这些课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准确把握各门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教学要点存在一定难度,其结果是相似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被反复讲解,不仅延滞了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成效不佳。二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利用和方法创新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其中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体系化、实效化、生动化、有趣化探索两者的有机统一。其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在考核方式、有效参观讲解、师生安全、多部门协调联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本身也存在着地域不平衡性,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方面存在差异性。三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思政教学载体的创新度方面还需提升。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因此,探索“红色文化+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如囿于资金投入、场地限制、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管理、场馆资源等原因,一些高校虽设置了相关教育专题网站,但其内容存在机械、陈旧等问题,网站维护更新较慢,不能很好地发挥线上资源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高校思政课,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高校,可以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信息手段等方面,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路径,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培养学生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一是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整体优化与一体化发展。《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提出“确保思政课各门课程有序衔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之于笔者所在地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也应立足“大思政”格局,重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具体方法可着眼于深化体制机制做整体性建设、完善一体化教学体系设计、试点的引领示范、数字化联动等方面来推进。二是创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把地方红色基地、革命遗址的“活教材”转化为思政课内容,让思政课“活”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发特色鲜明的红色研学线路,实现实地场景教学,让思政课“动”起来;有效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走”起来。三是构建“红色文化+互联网”数字育人矩阵。要加强地方特色红色文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库;要创新体验式、沉浸式教育方式,有效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穿越时空与英雄人物、历史人物对话,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做红色基因的忠实传承者、实践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历史的证明,又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生动教材,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巨大的当代价值,高校思政教师应积极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兴旺系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丁梅系新疆工程学院宣传部助教,作者安岚系新疆工程学院党校办副教授;本文系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润疆逻辑下新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项目号:23YJA710016)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1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