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的梦想得到孵化
——多地进一步做好职业启蒙教育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孩子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好奇,开启他们的成长之旅时,职业启蒙教育就如同照亮前方道路的明灯,指引着他们逐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更能让他们早早地对不同职业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

    职业启蒙教育是大国工匠之基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强调“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

    然而,在基础教育领域,职业启蒙教育普遍受重视程度不足,各级各类学校较少开展显性、直接的大型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更多是以隐性渗透的方式嵌入学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启蒙作用十分有限。对此,国家十分重视,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

    成长为大国工匠该从何起步?“从做好职业启蒙教育开始。”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长期从事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在他看来,职业启蒙并非一定要教会孩子哪项具体技能,而是要在他们心中种下“职业规划”与“技能意识”的种子。

    儿童职业启蒙,起于“职业”、重在“启蒙”、成于“教育”,主要任务是构建儿童初步的职业认知,为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儿童职业启蒙,不是具有类型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不是面向未来就业岗位的职业培训,不是倡导儿童的过早教育分流,不是把家长和教育者的愿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而是普及职业基础知识、提供职业准备的预备教育,以减少将来职业选择时的盲目性。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的有关“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方面的问题时提到,推进职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开设职业体验、技能类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在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优化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

    做什么?

    探索建设行业标准是关键

    客观来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职业启蒙教育仍处于散点发展的探索状态。陈鹏坦言,现有的职业启蒙课程无标可依。“由于职业启蒙尚未列入国家课程,未能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地方教育局和学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难以形成由课程体系牵引的教育合力。”

    “做好职业启蒙,离不开优质的课程资源与师资队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谢勇旗说,“可组织中小学、职业学校联合开发由低到高、上下衔接、内外结合的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还可由政府主导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职业体验基地,强化学校内部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

    12月11日,杨浦区教育局联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复旦科技园小学共同举办“区校联动 助力‘双减’”——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项目展示活动。

    学校走廊里,学生们在踊跃参与复旦科技园小学职业启蒙课程体验活动,感受双语讲解员、湿地设计师、闪光摄影师等“身份”的职责;还有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超轻黏土制作情绪笑脸娃娃、用手工风铃装扮一棵神奇的树……大家全情投入,兴致高昂。“制作手工风铃这门课,最好玩的点是让我们了解到一些大自然的秘密,还能培养画画的兴趣爱好。”一名四年级学生兴奋地表示。

    学校通过《儿童职业启蒙》课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社会,提升他们在自主发展、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和家国认同等核心素养方面的水平。同时,借助高校智慧对生态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形成了“自我认识—自然探究—社会理解”的整体架构,探索“体验式”“互助式”“游戏式”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

    “‘点亮职业梦想’课程由复旦大学社政学院两位教授指导,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每周三、四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上课,将儿童职业启蒙的体验式学习与职业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艺术装置展中创设规划设计、安全巡查、生态治理等七大职业角色。”复旦科技园小学校长马燕婷介绍,课程的学习方式也非常多元,有互动式的、体验式的、合作式的、情境式的,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感受职业使命,形成积极职业观与初步生涯规划能力。同时,课程更强调团队的协作,对于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培育以及社会职业的适应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多年来,绍兴一直在丰富和拓展职业体验基地和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5月11日下午,2024年浙江省暨绍兴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绍兴举行。启动仪式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21所学校被授予绍兴市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为更多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活动。活动现场还吸引了近2000名学生、家长和市民前来围观打卡。在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展区前,前来体验花雕制作工艺的学生围成了圈,不少同学都对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工艺(黄酒)专业产生了兴趣。

    而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展区,150余名参会学生体验了该校用于日常教学的工业级设备——集成电路测试机和分选机,直观感受了集成电路测试分选的全过程。

    怎么做?

    职普融通和启蒙教育联动

    想要做好,该从何入手?

    “最紧要的是加强地方统筹,形成职普融通或职业启蒙教育联动机制。”陈鹏建议,“由地方教育局统筹,协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部门,建设职普融通联席会议机制,就政策保障、资源支持、师资配置等相关事宜形成系统的落地方案,有组织地推进职业启蒙教育。”

    职普融通,也叫职普融合,是由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互派师资,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职普融通从何处着手?河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史帆表示,高中阶段设置职普融通实验班,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有效举措。

    “我们去年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职普融通实验班,招收了48名学生。”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校长郑秋来表示,在普通高中开设职普融通实验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为中考中档分数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一所学校,两种办学模式”是各地探索职普融通的形式之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天山介绍,职普教育的校内或校际融通,是典型的职普一体式融通。此外,职普相互渗透式融通,即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在资源间进行衔接整合,成为拓宽学生成长路径的有效方式。

    曾天山介绍,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可以联合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实现课程互选、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这种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模式已被多地采用。接下来的重点任务是破除职普壁垒、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介绍,各地在推进职普融通过程中凝练出不少经验做法,如有的地方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专业优势,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有的地方在高中教育阶段,推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的地方在高等教育阶段,支持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联合办学、贯通培养,努力为每个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综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

 

当前:4版(2024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