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年画史》
年画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清丽娟秀的艺术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年画有着怎样的历史?它一路走来,又经历了多少风雨演变?由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薄松年所著的《中国年画史》(湖北美术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揭开了年画的前世今生,系统梳理了中国年画的萌发、形成、演进历程,并就各历史阶段年画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那时,人们在门上张贴神荼、郁垒的画像,以驱邪避灾,魏晋以后才演变为身着甲胄的镇殿将军。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这一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为年画复制和普及提供了技术条件。随着节日风俗的日益丰富多彩,年节装饰画有了新的发展,上层社会开始流行手绘神像和吉祥内容的绘画。五代至两宋,由于雕版可大量印刷,木版年画已普及于市民之中。彼时,在杭州、成都等地还出现了颇具规模的“纸画儿”市场,除传统的避邪内容外,还增添了庆丰年等新内容。明代中期,生产力迅速提高,手工业飞跃式发展,雕版印刷套色技术成熟,为快捷而低成本地生产出色彩绚丽的年画提供了物质基础。清代前中期,社会安定,农民生活逐步改善,年画迎来了质的飞跃,木版年画的创作呈井喷之势。这一时期,每逢年节,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清末,受战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年画逐渐式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年画艺术焕发新春,许多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设计理念,创新表现手法,使当代年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宋代叫“纸画”,明代称为“画贴”,清代唤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1849年,才正式定名为“年画”。
作为一本全面介绍年画艺术的读本,全书不仅摹写了年画生生不息的历史,还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文化风尚,为我们呈现出年画不断发展与创新的一幕幕,展示了各地在年画创作中的突出成就。从北方的杨柳青、武强到南方的桃花坞、漳州,年画艺术相互兼收并蓄,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催生出一大批画工精致、色彩艳丽、寓意深刻的上乘之作。无论是画风繁复的《莲生贵子》,还是喜庆欢快的《鲤鱼跳龙门》,抑或是清新雅致的《六合之春》,乃至憨态可掬的《一团和气》,都以明快热烈、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出人寿年丰、新年吉祥的美好寓意。品读该书,宛若走进了一座摇曳多姿的百花园,各地的风情民俗,世间的沧桑巨变,人们的所思所盼,无不通过张张年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里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更是民俗信仰、道德伦理、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而对于年画的未来,书中也作出了热切的展望:“装饰和点缀节日的年画应该推陈出新而非消亡,新时期是需要新年画的,关键是如何适应转型期的特点加以正确引导。”
贴上年画,迎接新年。国画,是古老的国粹,是历史的风情长卷,亦是国人鲜活的情感记忆,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深植于中华大地,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坚守中,迸发出长久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