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他师从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一生与书为伍,他独有的“十二字”读书经验,成为很多读书人读书做研究的路径。
冯友兰先生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是十二字: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关于读书“精其选”,冯友兰认为,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但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对于什么才是需要精读的书?冯友兰认为最公正的评选家就是时间和读者。几千年来,读者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淘汰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被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关于读书“解其言”,冯友兰指出,读书一定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比如古代汉语,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攻破这道关的时候,必须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在这一方面的准备和支出,是不能节省的。
关于读书“知其意”,就是读书的时候,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但是未必能够知道著书人真实的意思。古人读书非常注意字里行间,提倡读书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之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如果读书只会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关于读书“明其理”,冯友兰认为,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所以读书只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对书中的观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读书到这个程度,基本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把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真正读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