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一个习惯,早上醒来后,喜欢赖在床上读书,时间长则一个小时,短则一刻钟。每天准时醒来,打开枕边的书,或把夜间阅读的内容温习一遍,或找点新内容看。我感觉到,此时读书,要比其他时间读更有滋味,更容易吸收。
有时,一篇千把字的文章,我会仔细“咀嚼”,耐心寻找文章中和自己灵魂相通的地方;看到文章中情感最柔软的部分,我眼中会饱含热泪,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情愫溢出。这样的读书,远比在喧嚣的、忙碌的时间找点空闲读书痛快。
每天醒来,静静地翻开书,赏里面的风物地理,品里面的人情世故,和书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话,这样的阅读,让自己的知识变得丰富,让工作信心增加不少。
我清晨起来读书的做法,在年少时就开始了,那时母亲常常告诫我:“三个早上抵一个日头。”可惜当年,我对母亲的教诲不能悟出真谛,即使被叫起来在晨光里扯开喉咙读一阵书,或赌气似的对着墙壁默读,心里全没有半点现在的通畅。年少时的晨读只为交差,让父母觉得我在用功,捧起早餐时能理直气壮一些。
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晨读,恐怕要从开始工作算起。“书到用时方恨少”,刚工作那阵,由于对业务不熟悉,我白天总是忙忙碌碌,晚上还要带工作回去做,有时会加班加点到凌晨,甚至通宵达旦。此时,我才深刻认识到,阅读渠道的狭窄和信息量的储备少,会给工作带来巨大不便。不加班时的深夜,读完与工作有关的参考书籍,再想看看自己喜欢的文学类书籍,“瞌睡虫”早已经爬上眼皮。心里虽然告诫自己还要读会儿书再睡,最终控制不住哈欠连天。
早上起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了不少,此时读读自己心仪的书,无论是散发着墨香的新书,还是从图书馆或朋友处借来的旧书,虔诚地阅读一二,白天工作起来顿觉神清气爽,也增加了底气。
就在N个清晨里,我有幸领略到老庄思想的深邃,体验到文学的雅致清新、扑朔迷离。历史在每天的晨读中铺展开去,从模糊走向清晰,工作也从生涩变得得心应手。这一切的改变何尝不是从晨读开始的?
作家张爱玲好像说过,读书人最美的样子,就是他拿起书本沐浴在阳光里读书的样子,专注而不失优雅,生动而又不失稳重,最是让人敬羡。细想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倚在床头,让晨光透过窗纱来到房间,心在书海里徜徉,让晚熟的我觉得自己也是可以进步加速的。
最是清晨好读书。晨读让我从肤浅渐渐走向深刻,从盲目走向理性,从内耗走向自洽通透。晨读给我带来遐想和乐趣,给我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