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庄子“虚舟”教育孩子
◎ 李亚鹏

 

    下午放学时,儿子班主任打来电话:儿子和同桌打了一架,起因是同桌嘲笑他这么简单的题还不会,他气不过,去揪同桌头发,二人就这样打了起来。

    没一会,儿子苦着小脸回了家,眼眶红彤彤的,鼻子还一抽一抽地。我揉揉儿子的小脑袋,问他有没有受伤,他摇摇头,眼泪又哗啦啦流下来。等他平复好情绪,我拍拍他肩膀,轻声问:“能告诉爸爸打架的原因吗?”

    原来,练习课上儿子遇到一道应用题,读了好几遍也读不明白。儿子的同桌早就完成了,在旁边画彩笔画呢!见他还在冥思苦想,就主动凑过来要教他。这本来是一件互帮互助的好事,可是同桌上来就说了一句“这么简单还不会,我来教你”。儿子本就被这道题“折磨”得心烦意乱,见同桌还嘲讽自己,就回怼他“我不需要你教,你真装”。

    低年级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萌生,自尊心渐强的阶段。一个觉得“你讽刺我这么简单还不会”,另一个觉得“我好心帮你,你还说我装”,二人说着说着就打了起来。

    儿子讲完事情后噘起小嘴,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说起来也巧,为了鼓励儿子晚上认真写作业,我拾起了久未翻阅的国学经典,每晚坐在儿子身边阅读。里面有一篇庄子“虚舟”的故事,大致意思为:一个人划船渡河,忽然河面上有一艘船不偏不倚撞上来。划船的人非常愤怒,认为对方是故意的,要找对方理论,结果发现对方船上空无一人,是条空船,心中的怒火瞬间消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让我们愤怒的不是撞船这件事,而是船上我们想象出的“人”。换言之,我们生气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在于对事情的解读。

    我问儿子:“如果同桌的‘这么简单还不会’是顺口夸奖自己的,没有别的意思,你还会生气吗?”儿子缓缓摇头:“那我只会生一点气。”“如果是为了讽刺你呢?”“那我气死了!”儿子咬着牙说。

    我被儿子的表情逗笑了,俯下身子捏捏他的脸:“所以呀!我们不是他本人,怎么能知道他的本意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认为他这么说是为了夸奖自己,然后不理睬这句话,接着开开心心和他一起做题,是不是就没有下午这场架了?”

    “可是……”儿子还想争辩。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你选择因为一句话就和他打一架,然后哭着鼻子回家?还是选择忘记这句话,和他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儿子咬着手指思索片刻,小声说:“还是忘记这句话好。”我点拨他:“有些事情,换一种角度想就不会生气了呢!因为同桌随口说的一句话我们就生气了,接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毁了一个美好的下午,你觉得值当吗?”儿子歪头想了想,用力摇摇头,脸上终于一扫阴霾,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第二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儿子和同桌互相道了歉,再次和好如初,正在操场上嘻嘻哈哈玩闹呢!

    其实,简单的几句对话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儿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教育重在长期坚持,重在潜移默化。我决定未来继续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教育力量,不断反哺儿子,用古人的智慧为他营造理性、从容的教育环境,助力他健康快乐成长。

 

当前:6版(2025年0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