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市 破立并举易旧俗 倡树新风聚共识
◎ 张文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决策部署,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从制度建设、典型培育、宣传引导、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破陈规除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强化约束立规矩。张掖市持续深化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制定《张掖市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工作实施方案》,以8项“硬举措”持续深入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出台《张掖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关于在红白事宜中反对大操大办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张掖市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开展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依。将“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厚养薄葬、生态殡葬”等内容纳入《张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倡导文明婚俗、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提供依据。组织各行政村通过公议、公订、公示等方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和规范红白事办事程序、待客范围、就餐桌数、酒席标准,让“小规章”成为约束群众的“硬办法”,全市836个行政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运行,推行移风易俗“红黑榜”制度,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的方式监督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执行,推动村规民约落实落地。

    示范带动聚人气。张掖市着眼“关键少数”作示范,制定《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规定》,发布《深化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和落实关于移风易俗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操办婚丧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示范带动亲友和周围群众抵制不良风俗习惯,涌现出龙渠乡村主任“零彩礼”嫁女等一批先进典型。聚力身边典型培育激活力,将抵制高价彩礼、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媳妇等群众性文明创建、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带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社会氛围。发挥妇联、民政等部门独特优势,创新性开展“和美乡村·幸福小院”建设活动,示范引领广大家庭自觉培育良好家风。将移风易俗和寻找“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选树丁丽君等20户全省“最美家庭”,李娟等80户全市“最美家庭”,良好家风建设蔚然成风。

    创新形式抓宣传。张掖市根据民政部门反馈的结婚登记信息,及时组织新人和适婚青年到本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卡留念,定期邀请“零彩礼”岳父母、“零彩礼”夫妻作为特邀宣讲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改陋习、倡新风“润物无声”。以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熏陶为契机,每年举办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集体婚礼,组织新人参加“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移风易俗”文艺晚会、参观建设一线感受家乡变化、体验非遗、感悟红色文化、共进“忆苦思甜饭”等移风易俗活动。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重阳、过中秋等“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强化节日文明、文化氛围。组织拍摄《村主任嫁女》等微电影,编排快板舞《天价彩礼害死人》、微小品《裕固草原新风尚》、快板《殡葬改革谱新篇》、三句半《除陋习 树新风》等文艺节目,制作发布《乡镇长话殡改》电视栏目等接地气、受欢迎的文艺作品50余项。

 

当前:4版(2025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