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

 

    本报讯(祁梦竹 刘菲菲)2月14日上午,北京市召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精神文明建设责任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强化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不断开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是履行首都职责、展示首都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更加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补齐的重要一环,更加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全力打造首都精神文明金名片。

    会议强调,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总结宣传,高水平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教研中心、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主题展览馆,深入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基层宣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出更多具有北京特色的研究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在京华大地深度融合。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升基层阵地使用效能,打造更多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和抓手。

    会议强调,要营造向上向善社会风尚,激发干事创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全面加强社会好风气建设,发挥“北京榜样”示范作用,健全好人好事发现、激励、宣传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多做浸润人心、抚慰心灵的工作。加强“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思想引导,推进“友好之城”建设。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风气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着力构筑正气充盈的网络空间,加大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积极培养崇德立志的时代新人,有针对性地做好身心健康建设,办好“大思政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会议强调,要营造优良城市环境,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结合城市更新,深化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完善便民配套服务,着力解决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塑造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完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加强花园城市建设,推进绿化彩化立体化。构建文明有序的城市运行体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精神文明融入千行百业。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建设,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更多优质文化产品温润人心。构建城乡一体的文明格局,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短板,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城乡文明互补互促。

    会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首都文明办发挥好牵头作用,各区各部门各成员单位密切协同配合。深化改革创新,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赋能文明创建,加快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强化队伍建设,用好“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等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发挥文明引导员、街巷长、责任规划师作用,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建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格局。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质效。坚持把为基层减负摆在突出位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当前:1版(2025年0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