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讲文明 迎来新“食”尚
——河北省创新举措共同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
◎ 高珊

 

    从外出就餐不浪费,到外卖点餐的小份菜,再到红白事的不铺张……近年来,随着河北省持续倡导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餐饮消费习惯,文明用餐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河北各地也纷纷创新举措,大力加强节俭文明的宣传,共同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

    外出就餐不浪费 剩菜打包成风尚

    春节假期,热闹喜庆。2月2日中午,保定市民马东伟叫上三五好友出门聚餐。

    “您好,请问几位就餐?建议您按需点餐,吃饱吃好!”在该市玉兰大街一家餐厅内,点餐时服务人员给出了温馨提示。

    不仅马东伟,今年春节假期,不少人外出就餐时都听到过类似的温馨提示。每到用餐时间,不少餐厅服务员会主动根据顾客的人数和需求,推荐适量的菜品,提醒客人根据口味和食量科学点菜,少点勤点,避免浪费。

    “过去好面子,请朋友吃饭总怕点少了显得自己小气。”马东伟说,“现在有服务员劝导适量点餐,大家都开始注重节约,点多了浪费,还会觉得不好意思。”

    近年来,河北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升文明意识,越来越多的市民从过去的“爱面子”向现在的“重文明”转变。

    在各地的一些餐饮店内,都能看到“光盘行动 拒绝浪费”等温馨提示,社区宣传栏、小区楼道、电视节目中也时常看到宣传节约粮食的内容,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日常生活。

    2月7日晚餐时段,石家庄市北国商城7楼一家餐厅宾客云集,服务员在忙着给顾客上菜、收桌。这时,5号桌的客人示意服务员:“麻烦给我拿两个打包餐盒和袋子。”随后,这位客人将桌上剩下的两道菜,细心打包装好。

    据这家餐厅的经理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顾客在就餐后会主动要求打包剩菜。“以前剩菜被倒掉的情况比较常见,近几年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了,一般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即便吃不完也会打包带走。”餐厅经理说。

    适量点餐、打包剩菜……不仅消费者“不浪费”的意识逐渐增强,一些商家也积极响应“光盘行动”,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对践行“光盘行动”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赠送小礼品。

    不久前,邢台市民李阳一家在该市某酒店自助餐厅用餐结束后,因参与“光盘行动”,领取到一份礼品奖励。

    “今天已经有11桌客人做到‘光盘’,我们都送上小礼品,就是想鼓励大家珍惜粮食。”该酒店负责人介绍,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深入推动“光盘行动”,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带动身边人加入“光盘族”行列;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提升餐饮行业自律意识,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贯穿到餐饮服务全场景、全流程;持续开展“光盘行动”,鼓励通过“光盘优惠”“光盘返利”“光盘打折”等方式,激发广大消费者践行节约用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河北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饮风尚。

   外卖推出小份菜

    丰富选择还环保

    2月6日中午,结束了上午的工作,石家庄市民张阳拿起手机,打开一个外卖APP,准备解决午餐。

    鲜香的宫保鸡丁、爽口的清炒时蔬、外焦里嫩的烤鸭……每一道菜都让他垂涎欲滴。

    不同于以往纠结于菜量,他直接点了小份菜选项,挑选了三个菜,还搭配了一份白米饭。“商家推出的小份菜特别棒,既能吃饱,又不会造成浪费。”张阳说,自打有了小份菜,他常常能做到“光盘”。

    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深入推广,“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社会新风尚,越来越多像张阳这样的消费者开始青睐小份菜。

    笔者查看某外卖APP发现,不少商家推出了“小份菜”选项,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单人餐”“双人餐”等按人数规划的套餐。这些套餐不仅分量适中,价格也相对亲民,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少餐厅还针对外卖打包盒进行了特殊设计。“针对小份外卖,我们设计了容积更小的专用打包盒,实现物尽其用。这也是一种节约。”一位外卖餐饮店的店长对笔者说。

    不仅线上小份菜走俏,线下一些商家也推出了小份菜品和半份菜品,供顾客选择。

    在一家知名连锁餐厅,菜单上明确标注了每道菜品的克重,并提供了小份选项。餐厅服务员告诉笔者,自从餐厅推出小份菜品以来,不仅吸引了更多顾客前来就餐,还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

    “‘小份菜’的设计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浪费。”业内人士指出,它鼓励消费者按需点餐,避免了因菜品分量过大而造成的食物剩余。

    如今,河北有关部门还在用餐评价、光盘打卡等方面探索新举措,推动“光盘行动”常态化进行。

    红白宴席不铺张

    文明实践来助力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在邢台市巨鹿县一家酒店里,一场简约而温馨的婚礼让到场的宾客印象深刻。

    以往红白宴席上常见的大鱼大肉被浪费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致而适量的菜品,以及文明友好的用餐氛围。

    红白宴席不铺张,离不开各地推进文明实践的助力。

    邢台市经开区北张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针对村中的红白喜事规定了礼金数额、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

    “以前村里有红白事,一场宴席下来,很多饭菜吃不完。现在村里倡导勤劳节俭,白事就吃馒头大锅菜,经济实惠又能满足需求。”提及村里的变化,村民津津乐道。

    峰峰矿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一约一会”强化宣传引导,落实“光盘行动”。

    该区各村在村规民约中倡导“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红白理事会对宴请范围、天数、桌数、菜品等标准实行“限高”,引导村民合理设置备桌,合理搭配菜品数量和分量,对整只、整条、整块菜品进行半份拆分。

    此外,依托全域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峰峰矿区打造了“红白事简办大礼堂”。目前,该区109个村文明实践站配备桌椅、可降解打包餐盒,制定“瘦身”菜谱,从浪费源头拒绝“剩”宴。

    由“爱面子”向“重文明”转变,由“大份菜”向“小份菜”转变,由“讲排场”向“求实惠”转变……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了新的餐饮观念。大家表示,“文明餐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身体力行。

    “未来,随着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文明用餐的行列中来。”河北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1版(2025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