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贵州省施秉县白垛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文明乡风建设,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从群众需求出发,找准发力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文明乡风建设中“找好调”,在群众需求中“找好音”,奏响了独特的文明乡风“交响乐”。
筑牢“红”阵地,奏响“主旋律”。白垛乡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羊”,实施“培源、提质、赋能”行动,选优25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2名致富能手入党。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定期入户走访,宣传惠农政策,确保“3+1”指标,提升村“两委”战斗力与群众满意度。同时,高标准建设文明实践阵地,完善设施、丰富内容,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扮靓“美”乡村,奏响环境“协奏曲”。白垛乡聚焦提升村容村貌,深入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和集中处理。同时,聘请保洁员163名,维护乡村道路和主要活动场所的环境卫生,有效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切实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树立“优”规矩,奏响新风“进行曲”。白垛乡以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为抓手,结合村情民意,将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家风传承等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强化其约束性和实效性。同时,制订“五控一提倡”“六禁两美”等机制,引导群众转变文明观念。此外,通过“寨管委+院坝协商+文明实践”等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平台,围绕生态保护、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议题开展协商活动,解决民生实事和破除陈规陋习。2025年以来,已修订完善乡规民约1部,村规民约7部。
传承“红”基因,奏响文化“交响乐”。白垛乡依托黑冲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基础设施,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同时,白垛乡凭借独特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禀赋,发展绿色产业,打造“云宿·黑冲”特色项目,投入890万元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实现“红旅结合、以红带旅、以旅传红”的发展目标。
选树“好”典型,奏响榜样“奋进曲”。白垛乡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促文明乡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动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同时,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用榜样力量带动广大群众践行文明新风。
抓实“兴”举措,奏响振兴“圆舞曲”。文明乡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白垛乡在推动三色产业发展的同时,重视群众精神文化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举办“迎春杯”乡村运动会、“和美乡村”篮球赛等群众性活动,并积极与文旅部门对接,引入文化进万家暨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增加农家书屋书籍种类与数量,2024年以来,农家书屋投入资金1.4万元,新增书籍400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