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余庆县 “潮汐摊区”为城市文明增色
◎ 吴明富

 

    晨光熹微,贵州省余庆县城中华路国腾商都金山寺巷的早市已经活跃起来,各类煎饼、油条、包子、米粉等小吃摊位琳琅满目,过往购买早餐的人群络绎不绝。

    “自从政府修建了小木屋允许我在这里摆摊后,我每天清晨5∶00就来卖煎饼,基本上早上8∶30前就卖完收摊,收入还可以。”摊主王友萍笑着说。

    为进一步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满足群众生活便利和摊贩经营获利的双边需求,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余庆县积极探索“潮汐摊区”,按照“合理选址、统一规划、有序放开、错峰经营、规范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人流、环境卫生等因素的前提下,设置早市、晚市“潮汐摊区”。政府出资搭建小木屋、设置小推车,明确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管理要求等,摊区人流量大,更聚人气,更有利于地摊经济的发展。

    附近居民王霜告诉笔者,有了这个“潮汐摊区”,他吃早餐也更方便了,不担心上班迟到,而且这边的早餐价格也比较便宜。

    “‘潮汐摊区’的摆摊时间都是早上8∶30以前、下午18∶30过后,不仅使流动的摊贩不再“流浪”,也满足了周边市民购买需求,有效解决了原来以街为市、随意占道经营、脏乱堵等问题,维护了市容环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徐锋介绍道。

    2024年以来,余庆县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探索推出“潮汐摊区”,从合理布局、划点设摊、疏堵结合、共建共享多个维度出发,科学规划并成功设置了早市、夜市“潮汐摊区”8处(其中施划摊位78个、爱心摊位27个、临时摊位300个),直接带动了410余个家庭,惠及715余名(个)特殊人群、无业人员及低收入家庭,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烟火气”,让市场更有“文明味”。

当前:B1版(2025年03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