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说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家反映强烈的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特别是强迫购物,损害游客的旅游体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恶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也损害地方的形象。今年将采取专项行动,对这个问题进行治理。那么,如何治理不合理低价游?本期观点予以探讨。
治不合理低价游需形成合力
◎ 王琦
近年来,有关不合理低价游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不合理低价游的问题,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关乎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大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形成治理合力,确保旅游市场的公平、透明和规范。
首先,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合理低价游的定义、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目前,虽然相关法律对不合理低价游有所规定,但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因此,需要细化法律条款,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查实的不合理低价游行为,应依法严惩,并通过媒体曝光,形成警示效应。同时,要加强对旅行社和导游的监管,建立信用档案,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作为今后业务许可、评优评先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再者,行业自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旅游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自律管理。对于违反行业规范的旅行社和导游,应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取消其会员资格。行业协会还可以组织开展培训、交流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
电商平台在不合理低价游问题上,也应承担为旅游产品把关的责任。平台应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审核力度,确保上架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于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商家,平台应及时下架相关产品,并上报给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此外,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要被低价迷惑,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同时,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行为时要及时投诉和举报。
根治不合理低价游,需要立法部门、监管部门、行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的氛围,才能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让旅游真正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愉悦体验。
改革导游酬薪制度也是抓手
◎ 苑广阔
不合理低价游是指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近年来,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将对此进行专项治理。从行业角度说,改革导游薪酬制度,也是整治这一问题的一个抓手。
当前导游薪酬制度存在很大缺陷。早有媒体通过调查披露,不少导游的收入主要依赖购物回扣,基本工资微薄,这种薪酬体系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导游为获取回扣,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在带游客购物上,严重压缩了正常的游览时间。更有甚者,部分导游为获取更高回扣,采取强迫购物等极端手段,严重损害游客权益,也屡屡引发游客和导游、游客和旅行社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严重损害地方旅游的形象和信誉。可以说,这种薪酬制度不仅扭曲了导游的职业定位,也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改革导游薪酬制度,应当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新型薪酬体系,将导游收入与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直接挂钩。具体而言,可采取“基本工资+服务绩效”的模式,基本工资保障导游基本生活,服务绩效则根据游客评价和服务质量确定。同时,有专家早就建议,应当允许导游自由执业,鼓励优秀导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更高收入。这种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导游的职业尊严,也能促使导游将精力集中在提升服务质量上。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完善的薪酬制度,可以使导游薪资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导游队伍中;完善的工会福利,可以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期待各地以保障导游合法劳动报酬权益为核心,建立公开、公平、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推动同步建立健全导游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工会组织要全面履行职能,维护导游合法权益,提升工会福利,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既需要整治,也需要提质
◎ 舒爱民
旅游作为一种放松身心、体验不同文化与风土人情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旅游市场上屡禁不止的不合理低价游乱象,不仅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之所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也与旅游行业长期低水平竞争,没能实现向“品质游”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有关。在旅游服务低水平之下,“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是游客普遍存在的消费心理,不少游客倾向于追捧低价游。
因此,仅仅依靠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恐怕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品质游”,也是重要举措。
一方面,旅游行业应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摒弃粗放、低端的发展模式,向高品质、精细化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进步,智慧旅游为提升旅游品质提供了新的可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让游客的旅行更加轻松愉快。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行社经营行为和导游资质的审核和监管,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以“革旧立新”为导向,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对“零团费、低价团”等达不到基本质量标准的旅游产品,用合理机制将其淘汰出去,以此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还要培育一批优秀旅游企业,通过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通过开发深度游、文化体验游、生态旅游等高品质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满足。
治理旅游不合理低价游乱象,提升旅游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坚持整治与提质并重,才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游客在奔赴“诗和远方”的旅途中,收获满满的幸福与美好。
让老年人远离低价游陷阱
◎ 江德斌
治理不合理低价游,需要从重点人群入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转变观念,选择走出家门,通过旅游丰富人生,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然而,一些不法旅行社利用老年人追求低价的心理,推出一系列看似“实惠”实则暗藏消费陷阱的低价游产品,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旅游体验。
低价游往往只是一个引流的幌子,在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推销高价产品、降低食宿标准、参观付费景点、强制购物等行为,不仅让老年人的旅游体验大打折扣,更影响老年人的出行体验和市场良性发展。而且,一些不法旅行社在宣传中声称没有购物环节,实际上却安排参观购物商场,“不购物不让走”,或通过赠送小礼品、开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或其他商品。
对老年人来讲,旅游应该是享受和放松,调节生活节奏,给“夕阳红”增加乐趣。因此,老年人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盲目贪便宜、追求低价。在签订旅游协议时,需要选择正规旅行社,仔细阅读旅游合同,了解行程安排、食宿标准、景点费用等详细信息,避免被不实宣传所蒙蔽。同时,老年人也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一旦发现旅行社存在欺诈行为,要敢于站出来维护合法权益。
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力度,对低价游、强迫消费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旅游投诉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投诉渠道,提高纠纷处理效率,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还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旅游知识宣传,增强他们的旅游防范意识,普及防骗常识,帮助识别旅游业常见的促销“套路”,掌握维权技巧,让他们能够安全、愉快地享受旅游乐趣。
家庭成员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多关注老年人的旅游需求,主动帮助他们“排雷”,选择正规、安全、靠谱的旅游产品,推荐适合老年人的出行线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可以陪伴老年人出游,一方面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增进亲情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让“夕阳红”更灿烂。

朱慧卿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