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个节日
◎ 马俊

 

    打小,我就知道一年之中有个“春分”。但小时候还不懂“节气”和“节日”的区别,不懂二十四节气,以为春分是个节日,因为每到春分,母亲和父亲都会像节日来临时那样,用一些活动和仪式营造出一种气氛。

    母亲翻着墙上的日历,对父亲说:“日子过得真快呀,春分到了!”父亲一边低头收拾着农具,一边说:“我早知道今儿是春分!每年都是咱家的桃树刚长出花骨朵,就到春分了,不用看日历,错不了!要我说,田里的花儿草儿虫儿鸟儿就是日历。春分到,小燕子也就到了,下雨时有了电闪雷鸣。春分不用写在日历上,土地上都写着呢!”母亲听完父亲讲的这些,开玩笑说:“就你懂得多!我看你就像是田里那些小虫儿,知道春夏秋冬,还懂这些节气。”父亲嘿嘿一笑说:“咱跟土地打交道,当然最懂这些了。”的确如此,父亲最明白土地传递的细微信息。

    母亲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今儿咱们去给麦子浇水。”父亲说:“嗯,让孩子们都跟着,天暖了,让他们在田里撒个欢儿。”我开心得蹦起来:“我要去下地啦!妈,咱们干完活儿,能放风筝吗?我要把哥哥做的瓦片风筝带上!”母亲笑眯眯地说:“能,春分放风筝正当时!”哥哥却噘着嘴对我说:“看把你美的!你下地又不用干活,就是玩。我跟爸妈下地,还要干活呢!”

    父亲听哥哥这样说,把他叫到身边,说:“怎么的,小子,不爱干活儿?咱庄稼人不在田里摔打摔打,一辈子骨头都是软的。春天就是干活的时候,你的课本里不是说了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不好好干活,哪来的收获?”哥哥点点头说:“知道了,爸!”父亲总是言传身教,要我们热爱劳动、热爱土地。

    田里已经是一派生机勃勃。大地开阔无边,蓝天澄澈透亮,暖融融的风吹拂着,麦苗已经绿油油的了。父亲为了干活方便,索性脱掉了鞋子。他赤脚走在田埂上,对我们说:“脚下不凉了,暖和着呢。”我怀疑父亲故意用这样的方式来与土地亲密接触,不然他怎么满脸喜悦的样子?

    在父亲看来,与土地肌肤相亲,才能表达他的情感。母亲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慢悠悠地说:“麦子长得真好啊,都说‘春分有雨是丰年’,我看没雨也是丰年。来,咱赶紧给麦子浇水!”母亲、父亲、哥哥开始忙碌了,我在一旁打下手,帮忙递个农具什么的。劳动也是欢乐的,笑语声不时响起来。一家人在广袤的春天的田野上,尽情欢乐。放眼望去,春天的土地上到处是人,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田野里更加有生气了。

    母亲一边干活,一边跟父亲商量祭祖的事。我的家乡都是从春分开始祭祖,不能等清明。难怪,在小小的我的脑子中,春分跟清明一样,是个节日。何况,春分还有一些欢乐的节目呢,比如放风筝。劳动之余,家人会陪我一起放风筝、玩竖蛋的游戏。每当把鸡蛋竖起来,我和哥哥都会欢呼雀跃。

    对我来说,春分真的是个节日——一个与劳动、播种、祭祖、游戏有关的节日。

 

当前:B3版(2025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