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儿子要我带他去买书,吃过早点,我们便直奔新华书店。刚走进少儿图书区,突然听到有人喊我,回头一看,是大学同学王艳,我高兴地拉着儿子向她走去。刚走到同学身边,儿子就马上朗声问候:“阿姨好!”“你好!你好!”同学抚摸着儿子的头连声答应。
许久不见,我们相约买完书后在附近找一家饭店小聚一下。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夸我儿子懂礼貌,会说话,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可嘴上却谦虚地说:“这有什么!现在的孩子一个个小嘴叭叭的,都能说会道,哪个也不差!”王艳得知儿子现在上五年级,就问他:“告诉阿姨,这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怎么样!”儿子如实回答:“都是100分。”同学听了又冲我夸奖起来:“不错!不错!你儿子学习真不错!”我心里虽然美上加美,嘴上却依然谦虚地回答:“还行吧!不过这孩子马虎,有时候做数学题,越简单的题他越容易出错……”
吃过午饭,与同学分别,我和儿子往家走。路上,早晨出来买书时还兴高采烈的儿子却一直在发呆。“儿子,想什么呢?”我问了一句。“没想什么!”儿子如是回答。因为正在开车,儿子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想太多。
新的一周开始了,一切又按部就班运行起来。星期二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检查儿子的作业,打开数学本,入目的是许久不见的8字头两位数——89分,而且一行久违了的红色批语也出现在眼前——两道题运算步骤很正确,都是计算有错误,希望以后做题要认真。显然这89分都是马虎惹的祸。我把儿子叫到身边,指着老师的批语批评了他一番,儿子知道自己错了,答应今后一定改正。事后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小子,马虎的毛病怎么又犯了?”
没想到两天后,又有一件事让我心里直犯嘀咕。晚上吃完饭,我正要检查儿子的作业,同事张萍来电话,说要到我家商量工作的事情。“叮咚!”门铃响了,我打开门,同事微笑着走进来,儿子一见转身进了自己房间,连声招呼都没打,他的表现让我心中很不愉快。
同事走后我问儿子:“你见了张阿姨怎么不打招呼!”儿子回答:“星期天王阿姨表扬我懂礼貌时,您说这没什么,还说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既然这是件没什么的事,那张阿姨来了,我知道你们要说话,回房间就是了!”儿子的话让我一惊,马上意识到,星期天我和王艳的话让他产生了误解,赶紧解释:“王艳阿姨表扬你时,我那样回答是为了表示谦虚。”解释完我突然意识到,星期二儿子数学作业出错似乎也与我和王艳的谈话有关,马上问他:“你这次数学得89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提起这件事,儿子先是一愣,然后怯怯地说:“以前我做事马虎,你告诉我这样不好,因此我做事时总提醒自己要认真,星期天你又在王阿姨面前提起我以前马虎的事,我觉得再怎么做也没用。”
和儿子的一番交谈,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我无意中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连忙向他认错:“星期天的事是妈妈处理得不好,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妈妈以后一定注意。”
事后,我深刻反思,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以后在别人表扬孩子时,一定不要因为谦虚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要不吝赞美,实事求是地肯定孩子的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