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爱古诗词。或许是因为我的熏陶,我的孙子点点,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竟也展现出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他的小脑袋里,已经装下了20多首唐诗。每当家中来客,他总会摇头晃脑地背诵几首,那模样,既可爱又令人惊叹。
生活中,《中国诗词大会》成了我们爷孙俩的固定节目。那位被网友们称为“中华小诗库”的王恒屹,更是成了点点的偶像。点点常常对我说:“爷爷,我也要像王恒屹一样,识千字,背百诗!”
前不久,社区老年大学宣布免费开设古诗词学习班,我兴奋不已,第一时间报了名。第一天上课,我早早地起床,整理好文具。正准备出门时,点点忽然跑了过来,望着我的眼里满是期待:“爷爷,我能跟你一起去听课吗?”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点点,这可是专门为爷爷奶奶们开的课哦。”
点点却认真地说:“爷爷,我不会吵闹的,我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我真的想听古诗词课!”
这时,儿子也走了过来,看着点点那渴望的眼神,劝我带上他:“爸,既然点点这么喜欢古诗词,就让他去听一次吧!”
于是,我带着点点来到了老年大学。一进教室,讲课老师就注意到了我们这对特殊的组合。他笑着问:“我们老年大学里怎么还有这么小的学员呀?”
点点一点也不怯场,他大大方方地回答:“老师,我从小就喜欢古诗词,所以就跟着爷爷来蹭课了……”
老师被点点的回答逗笑了,他当场提议让点点背几首古诗。点点站在教室中央,小手背在身后,开始了他的表演。一首、两首……随着点点的背诵,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当点点背诵完最后一首诗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那以后,点点成了我们老年大学古诗词学习班的一名特殊小学员。他不仅认真听课,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常常提出一些角度独特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点点的加入,为我们的学习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蹭课,点点学到了更多的古诗词知识,也学会了与不同的人相处。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隔代教育的乐趣和意义,我们祖孙俩在古诗词的世界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