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文明行囊才洒脱
◎ 樊树林

 

    春风十里,满目姹紫嫣红。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骀荡的东风中,在柳色如烟的氤氲下,很多人已经出行或正在打点自己的行囊,做好旅游出行的准备。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笔者希望即将“背包走天涯,看看世界的繁华”的人们能在行程之初,将文明和礼仪装进自己的行囊,领略各地大好河山,欣赏各地风土人情的时候,做一个文明的出行者。

    在笔者看来,文明行囊中必须装上“入乡问俗”的习惯。随着个体游、家庭游渐成时尚,不跟团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游客因缺乏导游的引导和提醒,会因不了解民风民俗而出现不恰当行为。而这些“不文明”也并非出于游客有意,而是由于对景区的习俗欠缺了解。因此,游客在事先必须做足“功课”,对目的地景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要有必要的了解,养成“入乡问俗”的好习惯。

    文明行囊中更必须配备“法律法规”的理念。人的文明素养提升和道德养成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游客必须遵守。原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游客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出境、银行信贷等,因此游客在出行前必须认真阅读涉及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规矩”。

    文明行囊中还必须装进“塑造大我”的信念。春风十里,不如一个文明的你,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国游,每一个游客都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代表着地区、国家的形象,因此笔者希望每一个出行者都能够将“塑造大我”的信念装进行囊,“入乡问俗”、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共同抵制不文明行为,旅游才能成为美好的体验。

 

当前:B4版(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