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曹园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进行篮球运动。周强 摄
● 针对儿童超重率上升趋势,校园减脂餐悄然走红。这波轻食搭配既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均衡摄入,并且没有想象的难吃,健康美味不对立,圈粉了不少中小学生
● 设定全家每周1至2个具体目标,如每周3天晚餐无油炸食品;记录饮食日记,分析高热量陷阱;增加身体活动,每天进行30分钟家庭运动,如散步、骑车、亲子游戏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之间,“体重管理”成为热议的焦点。其中,中小学生的超重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让中小学生保持健康体重,家校社又该如何合力?
关乎未来 体重管理是道“必答题”
“有研究预测,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翻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这则来自未来的预警信息值得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一定概率会延续至成年期肥胖,使其成为未来几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体重的增加也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四川省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研员张丹表示,一些肥胖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得不到正向反馈,容易产生容貌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想控制体重,但又没有掌握正确的体重管理知识,会出现极端减肥的情况,对身心造成更大的危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圣敏提醒:“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要以体重管理为切口,撬动全新健康生活方式的变革,包括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目的是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
各地实践 “食”“动”并行管体重更重体质
鸡胸肉蔬菜卷搭配杂粮饭,煎豆腐混搭西兰花虾仁……今年是体重管理年,最近,各地中小学食堂不断解锁“科学膳食新姿势”。针对儿童超重率上升趋势,校园减脂餐也悄然走红。这波轻食搭配既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均衡摄入,并且没有想象的难吃,健康美味不对立,圈粉了不少中小学生。
上午10点,江苏南通紫琅第一小学的食堂后厨已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有序地将全校2500多名学生的饭菜装盘。除传统餐食之外,还要额外准备150多份特殊的“减脂餐”。通过将小荤替换为粗粮、精准控制用油量并科学调整米饭分量,在一“替”一“减”之中优化膳食结构。
为了满足孩子们不同口味需求,学校还精心推出杂粮米饭、玉米排骨汤等新菜品,让“健康”与“美味”不再对立。这样的“特别菜谱”推出后,也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推崇。
南通紫琅第一小学后勤副主任陆俊说:我们会选择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粗粮,比如甜玉米、紫薯、红薯等,烹饪方式上选择蒸、煮、炖的形式。我们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引导,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不久前,在浙江宁波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学校食堂新推出了“轻食简餐”菜单。一到饭点,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煎豆腐、西兰花、鸡腿和虾,轻食简餐套餐搭配丰富,包含了主食、优质蛋白质、蔬菜等,颇受学生们的喜爱。
这个受到学生们追捧的轻食简餐,是学校结合“体重管理年”推出的新举措,菜谱是由学校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的,周一到周五的菜单基本不重样,热量控制在450大卡左右,让学生吃得健康、均衡、科学。
“健康餐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他们会反馈给我们,最后落实交给后勤部门去操作,保证食物的多样性、科学性、营养性。”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身材管理课教师潘斌说道。
对于学校里的“小胖墩儿”们,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不少中小学打出了健康运动“组合拳”,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在科学减重的同时也能收获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下午放学后,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校园操场上开始热闹了起来,学校将有减重需求的学生按照年级分成了两个小班,低年级学生通过踏板车、攀爬、跳房子等趣味游戏练习,高年级学生则是通过折返跑、AI跳绳等进行专项训练。
“2021年有107个孩子参与体质干预计划,在四年多之后,目前已经下降为不到40个孩子。”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校长薛琼说道。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如何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运动的热情?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园各个角落充满着孩子们运动的身影,除了每天一节的体育课,像大课间,小课间以及放学后,学生们可选择参加足球、篮球、跑步、跳绳、轮滑等十多个趣味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
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小学,学校还研发了一套个性课间操功夫扇,成立了像啦啦操、武术等特色体育社团,深受学生的喜爱。经过监测,目前丁字桥小学学生的肥胖率控制在9.1%,近三年下降了13.6%。
家庭+校园+社会联动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在干预、跟踪超重肥胖学生的这段时间里,有的学生BMI有所下降,但隔了一段时间或寒暑假过后,又会反弹。”这也是令体育教师最烦恼的事。
学生体重反弹的原因不外乎几大方面:有些孩子在校内体质干预锻炼1小时,因为运动量大了,回到家晚饭吃得更多。寒暑假缺乏运动,饮食无节制,也是每年返校超重肥胖学生增多的主要原因。“减重,更需要家校协同、家校合作。”薛琼说。
为此,学校老师设计了个性化饮食方案,通过多元方式与家庭沟通,将健康食谱发给学生家长。
学校自实施减重组合拳后,小胖墩明显减少,不少孩子陆续从体质干预班“毕业”。
除了推出校园减脂餐、特色体育运动,一些学校还联动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学生减重计划,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这个学期,浙江金华东苑小学新一期的“健康加油站训练营”开营了。早上七点,学生们来到操场,进行跑步、跳圈和排球训练,一同参与训练的,还有家长志愿者。
从2023年开始,学校进行体质摸排,为超重的孩子建立了健康档案,联合家长共同组建了“健康加油站训练营”,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每天控制饮食、运动训练,记录饮食、运动量及体重变化,最终完成减重目标。
在山东潍坊青州市车站小学,学校会定期邀请中医专家,为孩子们开展中医膳食科普讲座。从辨识中药,学习膳食知识以及健康膳食搭配等方面,让孩子们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如何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带动整个家庭乃至更多人健康减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谢华看来,家庭行为改善计划非常重要,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制定目标,比如:设定全家每周1至2个具体目标,如每周3天晚餐无油炸食品;记录饮食日记,分析高热量陷阱;增加身体活动,每天进行30分钟家庭运动,如散步、骑车、亲子游戏等。
怎样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将运动作为一项终身热爱的习惯?在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谈欣看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之外,家校结合,医教结合,对孩子进行科学的饮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并意识到坚持锻炼是对自身健康负责。
(综合《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宁波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