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丢书”能捡回曾经的阅读习惯吗?
  近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一场“丢书大作战”活动引起了人们关注。举办方在地铁、航班、顺风车里“丢”下了1万本书,呼吁更多人利用通勤时间开卷读书。不过也有乘客提出质疑:“在早晚高峰人挤得都转不开身的地铁里,这场文化秀是不是选错了地方?”
  地铁“丢书”选错地方?

  一大早,上班族邱先生在北京地铁二号线“意外”捡到了一本《摆渡人》,“看了一路,心情好了很多。”邱先生遇到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丢书大作战”。据悉,有1万本书被丢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参与者不乏鲁豫、徐静蕾、黄晓明等各界名人。每本书的扉页都带二维码追踪系统,扫码可查看这本书的漂流轨迹和此前读者的留言。

  一位在东直门地铁站捡到图书的女士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谁用书占了座儿,但后来发现是被‘丢’的书。拿起来发现其实并不想读下去。关键是,地铁那么挤,哪有空间看书。”

  主办方回应:发起这项活动的新世相公司介绍,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三地通勤工具的拥挤程度,所以“丢”书时特意选择非高峰期,尽量减少扰乱公共交通秩序。

  书能“丢”到爱看书的人手里吗?

  1万本书被丢在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这些书最后的命运如何呢?网友晒出的照片显示,丢在车厢里的书,有的被乘客视而不见,有的直接被地铁保洁阿姨收走。其实,类似在公共交通上发起的图书交流活动,2012年就出现在北京地铁里。当时,机场线等线路投放了一批图书,方便乘客阅读。但一位参与者直言:“可能因为投放量有限,效果并不理想。最受欢迎的是旅游类的图书和杂志,一些专业书籍少人问津。”

  主办方回应:新世相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翻开书读下去。“这个活动不会结束,每一本书我们都有一个独特二维码,捡到书的人扫码就可以进入一个网页,里面都是这本书曾经的拥有者,大家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目前追踪到的情况是,已经有7500余本书开始了分享之旅。”同时,这位负责人透露,一些出版社已经开始联系谈合作,希望投放更多好书到公共空间。考虑到阅读环境等因素,投放的图书将以文学、文化和科普方面书籍为主。

  书香能否遮“秀”味儿

  这次“丢书大作战”,其实也是舶来品。前段时间,《哈利·波特》中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参与了一个读书分享活动,带头在伦敦地铁里随机丢了100本书,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人们利用通勤时间读会儿书。而国内的很多明星也纷纷在微博上晒出自己丢书的照片。

  乘客王女士是典型地铁通勤族,她说:“网上确实看到了不少明星的照片,书就是他们手里的配角,几乎都看不清书名。这宣传听上去出发点确实不错,但细想就是作秀成分有点大。”

  主办方回应 :对于“秀”的说法,活动主办方新世相负责人直言:“做活动的目的之一是鼓励大家通过阅读,与陌生人开展善意交流。同时作为一家企业,也是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知名度。”蓓宝

  编者语:

  平心而论,就“丢书”这一行为本身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对其予以宽容和鼓励。虽然,不少人质疑这一行为有炒作的嫌疑。但是,近些年来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呼吁全社会重视阅读、推广阅读。所以,不管“地铁丢书”活动方主观动机是什么,商业营销也好,明星做秀也罢,只要其行为客观上能够营造一种推广阅读的声势,让更多的人由此去讨论、参与有关读书的话题,进而培养起阅读兴趣或增加阅读量,岂不也是一件好事?当然,活动组织方还需在提高民众对活动的知晓率,完善图书回收渠道,科学优化图书投放种类、时间及路线,保障地铁运营秩序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功课,才能达到活动最大效果。
当前:第三版(2016年1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