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不忘初心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指南。其中多次提到“不忘初心”这个概念,内涵深刻。
党的“初心”,本质上讲的是党从哪里来、为何而建的问题。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个初心,是共产党人的共识,是共产党的灵魂,是共产党作为组织的黏合剂。所以,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回到党的本源,回归本真,这是对共产党立党之本的追问,也是对共产党存在意义的追问。
为什么今天要强调“不忘初心”?这个命题的提出,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95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为我们党赢得了充分的自信。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党内也存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官员腐败、不作为等现象。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初心淡漠、初心不再有着密切的联系。共产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个别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种种诱惑、挑战和考验,就会出现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偏离初心。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来对待这个问题。
因此,不忘初心,体现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的高度自觉,是我们党向着更高的目标再出发对全党提出的必然要求。对“初心”的拷问,不但有助于我们对党领导和执政的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理性的反思,而且对探索正确的路径,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怎样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呢?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概括为两条。首先,不忘初心,就必须约束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这方面,以往历史给了我们十分深刻的教训。事实表明,在约束权力的问题上哪怕稍有忽视、稍有松懈,都会产生严重后果。我们不但应当把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制约当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大事来抓,而且要把它当做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大事来抓。此外,我们还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着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实实在在是一场尚未完成、仍在进行的“赶考”。
其次,不忘初心,就必须时刻从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不忘初心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内容全面而系统。在这八个要求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无疑是人民观。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找到人类解放道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前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都是因为,这些选择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充分体现。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对什么是人民利益,用什么方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待作出及时回应,不但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而且要建立科学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为人民的利益诉求提供足够的平台,还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不渝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我们才可以说,执政为民真正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