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盎然 成功一半
——“戏曲进校园”之我见
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 范德洲
  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中国戏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每一种戏曲,都保留了大量的优秀曲目,这些优秀曲目,如同沙中之金,记载着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文教、交通、特产甚至是气候等各个方面丰富深广的知识。而“戏曲进校园”正是传承这些知识以及弘扬戏曲自身魅力的有力举措。可以这样说,振兴戏曲艺术,需要我们从孩子抓起;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应该从戏曲振兴做起。这是因为,戏曲进校园,首先能够丰富广大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这一举措,能够极其有效地促进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问题是,对于许多中小学生而言,戏曲,已经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甚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对中国戏曲,也是知之不多。因此,在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戏曲进校园”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喜欢戏曲、热爱戏曲。只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戏曲,怎样才能确保孩子们喜欢它、热爱它呢?这必须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这就如同上课,聪明的老师,往往特别重视课前导入,当用精彩的课前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时,这一堂课,往往也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了。“成功的开端是良好的一半”,用于“戏曲进校园”,也是非常恰当的。因此,在正式展示戏曲风采之前,我们理应开展各类铺垫活动,可以先组织学生零距离接触戏曲,就是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创举。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戏曲的魅力,就会让学生大开眼界,对戏曲的兴趣,也就如同春水漫溢一般,在学生的心头油然而生。
  这种零距离的接触,可以让学生“走出去”,从校园走进戏曲博物馆;也可以请专业的戏曲人员“走进来”。而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能够让学生用眼、用耳、用手、用心,真真切切地接触并感受中国优秀戏曲的风格以及风格所蕴含的无限魅力。兴趣有了,热情也就有了;热情有了,孩子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精力投入到对戏曲的关注,如此,“戏曲进校园”就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戏曲,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当前:三版(2017年0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