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乡规民约实用管用文化熏陶落小落实
        “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千年以前由陕西“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如今已经走进蓝田县的中小学课堂。
  西安市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惜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重新制订《蓝田新乡约》。全县100多个村因地制宜推出了具体实用、操作性强的新村规民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古为今用萃取精华,文化自信服务发展。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这几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搞文化,不就是刷个标语弄个画,折腾的钱还不如发到老百姓手里实在。”面对一些村民的疑虑,去年3月,东汉名臣李固墓所在的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小营村村组干部建了全市首座村史馆。
  从弘扬李固“立德报国”的精神出发,小营村定期评选“五好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在村史馆公布表彰、造册记录,引导村民明是非、知美丑;同时,与时俱进丰富评价手段,联合信用联社对全村18岁—55岁在家的162户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对信用户授予5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并在村史馆张榜公示,引导村民讲诚立信。
  “道不远人”,文化熏陶落小落实的效果逐步显现。“村里打牌酗酒的少了、看书读报的多了,搬弄是非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小营村村民从最初不以为然到现在积极参与,很多人还主动将家里的木犁、竹筛、石碾、风匣等“老古董”送到村史馆,教育下一代见证农村变迁、珍惜幸福生活。以小营村为示范,城固县还在基层组建了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农村红白喜事规模等予以上限控制,今年以来农村红白喜事送礼开支降低了1/3。
  “有一条乡村文明街、有一个善行义举榜、有一支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整套乡规民约……”陕西提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民风建设“十个一”目标,目前已建成省级重点示范村村史馆、道德讲堂955个,开展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宣讲活动5000余场次。激浊扬清、敦化民风,去年陕西省推荐好人线索23万多条,评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平民英雄”1.1万余名。 王乐文 姜峰
当前:A2(2017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