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构筑志愿服务新高地
张媛
志愿服务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文明建设的卓越成果,也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抓手。要想让社会关爱 “聚沙成塔”,应发挥好制度规范、社会担当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来构筑志愿服务新高地。
制度之力,推动志愿服务精神有所遵循。志愿服务如何有效开展,服务组织或者个人权益如何保障、服务运行模式怎样避免单一,这都是摆在现实层面的问题。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61个示范单位近期的招募安排也已在媒体刊登,这一举措把弘扬文化与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合,显然,这将对其它领域的志愿服务具有启示作用。而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在探索制度化的道路上学习、创新、融合,将有助于推动志愿服务多样化运行,发挥整体集成效应,其中的权益、利益等也能有所保障和规范。志愿服务精神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性光辉,制度之力则能让其更有“型”有“色”。
社会担当,促进志愿服务精神落细落实。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志愿服务组织为民间发起,政府作为行政调节与兜底保障的角色必不可少,但具体落细还应依托社团、组织的覆盖作用,“高手在民间”,他们往往能够真正挖掘到那些需要用关爱去照亮的角落,能发挥好各自行业的优势,使志愿服务精神落实,打造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在众多的组织角色中,企业在凝聚物质支持与精神动力上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先进典型与道德模范也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以一人化众人”。总而言之,社会担当有为,能让制度之下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真切的互动,发挥社会效益。
公众参与,凝聚志愿服务精神最大共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在中国,公众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志愿者这一群体蓬勃壮大,他们通过精神追求与实际行动,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凝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凝聚“做好人、办好事”的雷锋精神、凝聚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平等理念,这构成了公众心中志愿服务精神的最大共识。择善为之,不求回报,个人价值与思想意识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得到淬炼,文明、和谐的社会在良好氛围中阔步前行。
志愿服务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公益事业,通过制度之力、社会担当与公众参与,“聚沙成塔”就一定能够构筑志愿服务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