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KTV”唱出文化新体验
最近一段时间,一种类似电话亭的“迷你KTV”悄然遍布不少城市,受到许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分析人士指出,“迷你KTV”的流行反映了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人口流动性大、文娱时间碎片化等特征。这一模式在为人们带来全新文化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提醒着人们需要时刻关注并反思技术变革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轻巧方便随来随唱
一台点唱机、两副耳机、两只话筒、两个高脚凳、一间隔音效果较好的玻璃房……这就是一个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的“迷你KTV”。消费者无需任何预订,就可以直接通过扫二维码自助点歌并付费,在“迷你KTV”内一展歌喉的同时,消磨餐前排队或等人的时光,有些现场录制的音频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中。
价格方面,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迷你KTV”比较接近,用户可以选择单曲收费,每首约8元;也可按时间计算,如15分钟收费约20元,30分钟收费约38元等。有消费者表示,相比传统KTV包厢集中在一起且消费时间起步基本都在2小时以上的情况来说,“迷你KTV”的分布更加广泛,歌曲库比较全,使用起来相对随意。
广受欢迎自有原因
那么,“迷你KTV”风靡有何原因呢?分析人士指出,这些电话亭式包厢目前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型商业区,其迅速发展一方面根植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另一方面与城市本身的生活节奏息息相关。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变化是全方位的,“迷你KTV”的出现主要还是互联网时代生活碎片化的一种表现。
“‘迷你KTV’与传统KTV一样,都承担了情绪宣泄和放松的功能。传统KTV将众人聚在一起,从而让人在集体中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最终渠道还是社交。而‘迷你KTV’则恰好把这一点给规避了,用的是避开人群而减缓压力的方式,因此会受到特立独行者的喜爱。但长期来看,这可能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此同时,从价格和服务看,传统KTV也并不具有竞争性。因此,‘迷你KTV’更适合把客户对象设定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人群。”万喆说。
针对“迷你KTV”究竟算不算共享经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馨梅表示,从某种层面讲“迷你KTV”确实有一些“共享”的意味,比如使用的随意性,不受时间约束,也不需要支付酒水等附加服务费用。但严格来讲,“迷你KTV”共享的属性比较狭窄,同时相对于“共享单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而言,其社会意义也不那么突出。
综合影响尚需观察
业内人士表示,“迷你KTV”具有私密性、随机性等特点,而且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人们在商场、院线里遇到机器就可以唱歌,可以提升消费者在商场的购物体验。不过,这一模式的缺点也十分突出。例如,由于“迷你KTV”包间分散,通常无人看管,因此出现故障比较麻烦。此外,“迷你KTV”的音响效果相较于传统KTV还是有一定差距。
不过,在学者眼中,虽然“迷你KTV”作为新商业模式值得肯定,但其潜在的综合社会影响尚需持续观察。
“‘迷你KTV’这种文化消费模式既体现出技术带来了便利,也反映了现代化带来的人际关系疏离。可以说,‘迷你KTV’既有助于爱好音乐的人找到更多合适的练习之处,也能让另一些现代人发泄情绪。然而,这种模式的流行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人际关系的建立日益依赖网络而非面对面建立所带来的问题。”万喆表示,当前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着“线下”社交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全社会在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个性化设置和新服务体验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并反思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王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