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有颜值 居民有素质 城市有气质
——从三个“一”看江苏省扬州市社区建设
        去年国庆节当晚,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文苑社区居民自发升国旗庆国庆的画面;去年12月2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介绍了双桥街道虹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短短两个多月,《新闻联播》头条新闻两次聚焦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的社区建设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金发表示,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区,为民惠民更靠民,提升环境、提升服务、提升文明,永远在路上。
        从“一本书”看提升环境的民间智慧
        3月4日,邗江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在双桥街道康乐社区广场举行,现场表彰了10位“邗江区最美楼栋长”,其中康乐社区武庄8号楼群的党员楼栋长杨杏芝,成为楼栋管理的“明星典范”。
        武庄8号楼群共有3栋楼,自2000年房改后,逐步陷入无人管理的“脏乱差”状态。2010年,杨杏芝等几位老党员、老干部自发成立自管小组,杨杏芝任自管小组组长,通过居民会议,群策群力整治,完善规章制度,落实长效管护,8号楼群“旧貌换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自管模范小区”,成为扬州“最干净老小区典范”,引来新闻媒体报道,全国多地慕名前来考察学习。
        武庄8号楼群的最重要经验就是“党员模范引领群众自治”,为此双桥街道要求每个社区选择一个老旧小区,学习武庄8号楼群,推进提升自管服务。
        如何提升学习武庄8号楼群自管经验的可操作性?杨杏芝起早贪黑,整理出16万字的《武庄8号楼群自管志》。武庄8号楼群的一个大院和一本书,为老小区(楼群)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自管样本和“教科书”。
        从“一碗饭”看提升服务的居家养老
        3月5日,凯德广场热闹非凡,虹桥社区联合邗江区妇联、安利公司等共同举办趣味运动会,一群安利志愿者精心制作各种点心糖果,既是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同时也是给辖区空巢老人尝鲜。有好吃的、好玩的,先让着老人。构建和谐社区、颐养社区,让老人生活更优质,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2013年起,扬州市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供配餐和就餐服务。双桥街道运用“民生经济学”做好“社区大锅饭”,2015年起,决定由虹桥社区包揽7家“社区食堂”的业务,社区“就帮您”家政服务公司与“七彩虹”社会组织联手,同时承接全街道近百位适龄老人的居家养老购买服务。这一“非常6+1”模式缩减运营成本至少15万元,引用满意度考评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算好经济账,办好民生事,将老年人急盼的事情做好做实,这一创新实践引起央视的关注,《新闻联播》头条以《以人民为中心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题,聚集各地的创新之举,扬州把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作为全市民生幸福工程,虹桥社区“社区食堂”的“8块钱三菜一汤”成为典型案例,“一碗饭”展示了居家养老的服务品质。
        从“一面旗”看提升文明的好人效
        去年国庆节之夜,央视《新闻联播》在头条“同升一面旗 共筑中国梦”节目中,聚焦了文苑社区国旗台,当了8年升旗手的退伍老兵王文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达心声,“这样的升旗仪式,是一堂最生动的党课”。
        2009年3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王文华带头捐建国旗台,让居民能在小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短短半年时间,一批老党员、老干部、个私业主在20多个小区捐建国旗台。一面旗帜掀起一股“红色旋风”,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
        大街小巷有颜值,居民有素质,城市才更有气质。在提升文明方面,双桥街道注重典型引路,放大好人效应,为首批“十大扬州好人”王文华、红马甲义工队长王培华、引领文艺社团走出国门的孙晓华等一批身边好人重新梳理荣誉,制作颁发“家庭荣誉榜”,去年在全市乃至全国创新打造“荣誉客厅”,让老典型焕发时代新光芒。
        从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到晒好邻里、晒好家风,在润物无声中传递正能量,放大好人效应,不断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党员引领社团,社团凝聚群众,党员干部、身边好人犹如一面面旗帜,引领志愿者团队茁壮成长,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泰宏 任烨 胡俭
当前:B2(2017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