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标点符号
        如果没有标点符号,今天的文章不知该怎样写,书也不知该怎样读。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古代读书人首先要下“句读”的功夫。在我国,新式标点符号,只是一百多年前出现并推广使用的“新事物”。
  中国古代的文章里,有标点符号吗?
  应该说,有,但是不常用。中国古代的文言文典籍中,大多数是不用标点符号的。
  不用标点符号,不等于说不用断句。这个断句,是要读者自己来做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断句训练。《礼记·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即学生入学一年就要考核“离经辨志”的能力。所谓“离经”,是指离析经文文句,也就是断句;所谓“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内容。
  古人把阅读文章的断句功夫,叫作“句读(do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即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作“读”,用点来标记。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古代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因为他不需要读那么快。标点符号是怎么诞生的呢?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五六百年前,书籍在欧洲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此外,在我国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今天我们看《论语》,一篇与另一篇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卷只是物质上的单位,竹简不够了,再换一卷继续写。中国古代的书是这样,印度、阿拉伯、欧洲的书也是这样。印刷术出来之后,出版商才开始给书籍做段落篇幅的划分。
  新式标点符号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我国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古代的“句读”“圈点”等标点和符号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清末的外交官张德彝,是我国第一个介绍西方标点符号的人。而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立说的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很了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异。1904年,他在所著的《英文汉诂》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标点符号,这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大张旗鼓地号召在社会上推广使用标点符号,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对新式标点符号的创制实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胡适在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时,对这套符号进行增删改易,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的雏形。1919年4月,北京大学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六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大会议决通过。后来,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了这一议案。议案的颁布,标志着新式标点由个人提倡走向国家推行,走向法治,这极大地推动了标点的使用和普及。上世纪20年代,除在白话文中继续推广使用新式标点外,还出版了一批古典名著的新式标点本。如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汪原放标点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标点古书迅速形成风气,新式标点一时成了时尚。 闻华
当前:A3(2017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