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好心办坏事,也要警惕借题发挥者
于炳绅
我认为,在公共场合言谈举止不文明者确实令人厌恶,甚至严重影响他人或公共利益,应该受到正义的谴责。
但是,不论是谴责还是制止,都必须建立在依法合情,且出面者自身言行得体没有错误的前提下,目的应该是为了让环境气氛更融洽、更和谐、更有益于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或出行,而不能违法违规、以暴制暴甚至借题发挥、激化矛盾、打着维护正义的幌子,做出更加违背道德正义之事。
比如,以要求给老人让座为名恶语相加、大打出手;以主持正义为名恃强凌弱;以抓小偷为名打嫌疑人、把犯罪嫌疑人暴打致伤、致死;像这样的人,有时比前者更加可恨,对社会和他人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更大。所以相关者包括周围人,千万不要被这些人迷住双眼,不要给这些心怀叵测者以任何可乘之机,不要助纣为虐。
诚然,这丝毫不等于那些引发事端的人就不应得到抨击或治理,比如偷盗行为永远是可耻的,公共场所随意抽烟吐痰耍酒疯、乱丢垃圾者等等,永远都是要受到舆论谴责的,也需要有更多的正义之士出来主持正义,保护我们的文明环境。
但总而言之,维护公共场所的文明环境,最终应该落在 “文明”两字上,一旦破坏了文明的本意,那就不是人们所要的。因此,不论什么原因,都必须努力将好事办好,将坏事尽可能的转化为好事,而不能在有意或无意中成为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的助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