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礼仪之邦”从点滴做起
任伟峰
中国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但为什么现在在一些公共场合中却出现了诸多不文明行为?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逐渐成为万众瞩目的文明大国,但在一些公共场合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意插队等现象却依然存在,也有不少新闻报道了由于这些不文明行为而遭受暴力对待的新闻事件。讲文明,我们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拒绝不文明行为,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人们的共识,也要让语言文明、举止文明、行为文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和日常言行中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捍卫“礼仪之邦”之称。
随着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如今,文明礼仪行为也在全国生根发芽。全国文明城市浙江杭州举办了“邻居节”,开展“邻居冷餐会”“邻居自驾游”等邻居节文化活动,评选最有特色的“社区邻居节”和“杭州市百佳邻居互助家庭”,弘扬了邻里和睦传统美德和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今年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云南昆明也深入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挖掘、推选更多的道德模范,用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在全社会形成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风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明的行为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倡导,我们的家园需要自己来建设,文明行为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来共同养成。
文明关系你我他,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