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挡住“任性”驴友的脚步?
据媒体报道,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后,多支户外穿行队伍试图徒步穿越秦岭第一高峰鳌山和第二高峰太白山。然而,5月2日,40名户外穿行者在穿越“鳌太线”时遭遇暴风雪被困。截至目前,已有3人不幸遇难。
一场探险最终以殒命而告终,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各方应如何配合让出游更安全、救援更及时有效呢?高昂的救援费用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又如何获得保障呢?……
带着这些思考,本期我们看看——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户外运动探险发源早、救援经验丰富的欧美国家,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政府出力,民间做“主力”
早在1948年,奥地利登山协会就召集奥地利、法国、德国、瑞士等国经验丰富的高山救援者成立了国际高山救援组织。在1950年,美国也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救援组织——登山救援协会。如今,该组织已被视为美国最重要的野外探险救援协会。
这个全国性组织在美国各州都有分会,所有成员均是志愿者。各州的登山救援协会都设有多个救援中心,每个救援中心配备数十名志愿者。救援中心在业务上归地方警察局领导,求救的电话号码也是911。一般来说,救援中心由两个部门组成,事务部负责寻求社会资金的赞助,而技术部负责到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由于美国登山救援协会属于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救援协会和救援中心的办公地点由政府提供,协会购置车辆、器材时均享受免税优惠。其次,政府规定,协会内的志愿者参加培训和救援工作时,其所就职的单位必须无条件支持,不得借故克扣薪水。同时,协会进行救援任务时,军队、警察、保险、医疗等部门要全力支持救援工作,如有需要,军队和警方应向协会提供直升机和警犬。
搜救不全免费,有时很昂贵
每次驴友失踪事件发生后,网上总会进行一场关于“谁来为救援埋单、负责”的讨论。那么在国外,情况是怎样的呢?
像在澳大利亚,各个州的紧急服务处会负责进行免费的紧急搜救任务。虽然救援费用可免,但随后的送医以及救治费用就要视情况而定。
部分州规定,对本国的居民送医出动急救飞机或者救护车是免费的,但也有一些州要收费的,那样就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进入医院之后,本国居民能够得到免费救治,但如果是外国游客,医疗费用就非常昂贵。或许,高昂的费用也是对驴友们的一种震慑:做决定前务必三思。
运动无小事,驴友须受约束
在很多欧美国家,进行如登山、垂钓、打猎、滑雪、徒步穿越等户外运动需要事先向相关部门申请许可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限制游人数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保证驴友自身的安全。
进入景区后,驴友必须到服务中心登记,内容细化到人员结构、电话号码、行程计划、进出日期。同时,服务中心会提供对讲机租用,每位户外运动者出山后必须到景区报到,如果未按时报到,景区将会打电话询问原因。此外,驴友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擅自闯入非游览区或动物保护区,一旦遇险,不但要自己承担救援费用,还要被告上法庭,支付一笔巨额罚款。
那么,如果已经非常当心,但仍遇到险情,驴友又从何获得保障呢?
这就不得不提在诸多国家救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险。在欧洲,保险公司对爬山、滑雪、水上和空中等高风险运动设有“特种保险”。一旦驴友遇到险情需要救援,保险公司可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救援费用,分担了政府和驴友自身的责任风险。
比如,德国的商业旅游救援服务可谓是将“保险”与“救援”紧密结合的典范。他们不仅拥有专业人才、设备和体系的支撑,还有风险信息支持机构、救援技术支持机构、地方区域机构的支撑,有能力将紧急救援服务作为保险服务内容之一,将一般的保险事后理赔服务,向前延伸到事故发生时的“立即”救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保险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及旅游者发生意外时救助的效率,还可以降低保险的相应风险。
(综合自央广网、解放网、搜狐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