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品读·回味
陈 馨(山东)
听闻《家在黄岛》要组织读书会,主讲人是杨闻宇先生,便积极报名,想一睹先生风采,聆听先生的创作谈。
先生开讲没有过多寒暄,直入正题,先讲阅读,后讲创作。
先生讲读《水浒传》,他以自己的喜好推荐这四大名著之一,并说自己对四大名著的认知中,深觉《水浒传》最接近平民生活,展现普通的世态,极接地气。读古典文学古典诗词,要多读细品,体会其意境之美,从中吸取营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先生推崇荐读,《古文观止》亦是可读之书。但先生并非迂腐的老学究,他对让现在的孩子们背诵所谓的国学并不赞同,认为有些东西是随时代而逝的,没必要全都捡起。他还提倡阅读外国文学,如蒙田、培根、泰戈尔、高尔基、肖洛霍夫等名家。
先生的读书观简单明了,读好书,读精品,这也是很多读家所推崇的。而先生讲读书要细,要用心,要有所思有所悟。去读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如果喜欢可以反复读,从中领悟文字的美,体味文学之情。
谈到散文创作,先生说“散文如水”,这真是让人叫绝的比喻。为散文下个定义很难,说不好到底什么是散文;为散文下个定义又很容易,有人说除小说诗歌之外的即是散文。先生嫌其笼统敷衍,但要说什么是散文确也难以定义,“散文如水”是先生自己对散文的感知和把握,他说水无形,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就呈现什么样的形状,水自由,能成溪能化瀑能平静入湖能奔腾入海……
不知先生的《散文是水》是怎样的一篇美文,我没读过,但想起了曾读过的《白云深处留侯祠》,题目是不是就来自诗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呢?这篇文章我曾品读再三,特别喜欢。先生学养深厚,对于古典诗句及典故常在文中适时抛出。留侯祠周边“岭高气寒,绿意淡漠,可喜的是,山愈深而溪水愈清,溪水愈清便山花愈艳……山高水细,松树却渐渐密集起来,山麓的矮嫩枝干随着山势陡升也增高变粗,仿佛是高处的老松统率着四下里的新松在登高、在攀援。山巅现一巨碑,刻着‘酒奠梁’三字。”当时在读这段时,曾闪出《水浒传》的影子,现场聆听先生所讲,似乎从这篇文章里找到了他读书写文的根源。此文中,先生写景抒情,谈历史讲人物,行文如水,最后突发奇想,“我若为帝”将会怎样?
“第一天登基,我第二天必率群臣到留侯祠来。鼓乐声中,燃起鸡骨拐杖粗的高香,隆重参拜张良爷爷的神像”,不仅如此,还要“郑重地询问群臣:‘你们是要吃山珍海味做大官、腰缠万贯住高楼呢?还是要仿效张先生,辟谷深山,羽化登仙?……’”读此,忍不住笑,群臣若是遇上先生这样的帝王,该怎样作难呢?可先生是仁慈之人,即使为王也是体恤下臣的王,他竟让群臣自愿选择去留,却又极肯定地讲:“我深信,不会有一个留下来的,甚至,他们在暗暗地嘲笑张子房哩:‘傻瓜,真真的天字一号大傻瓜!’”先生就这样将神思的一笔注入文字,调侃诙谐地说人生、人性,为文自由洒脱而不拘泥。
接下来:“‘我若为帝’的黄粱梦做得正香,身子猛地打个仄歪,小车已倏地闪过‘酒奠梁’,朝着宝鸡方向俯冲了。”梦回现实,重归来时路,一个回环,使得行文自然回转,而结尾处“秦川的夏忙季节马上要来了,这些扫帚要在800里平原上绰去麦糠麦芒,掠出灿亮亮的金粒儿,拥起小山堆一样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你我皆平民,像留侯那种超然实在是极少数人能达到的境界,朴素平淡的文字放在结尾处阐释人生大道理。细品此文,先生为文的特点,所持散文如水的观点,可见一斑。
随先生的作品神思飞扬,可耳畔分明响着先生那浓重的关中乡音:没有人会教会你写作方法和技巧,不要去读一个作家的谈“写作技法”的书,要读他的代表作,用心从中领悟文字的魅力。先生如此说:写散文就像学骑自行车,无论别人怎么说要扶好车把,眼看前方,脚蹬脚踏子,你不亲自上车尝试,大胆地往前蹬踏,扶正车把,自己体验骑车的感受,摔它几下子,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先生的讲解生动又贴切,其实为人为文皆如是啊。
先生总结,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散文,我们初学写作的小学课堂上写的就是散文,的确,散文是在抒写我们自己,相对易写易把握,但写好却不那么容易了。“散文是写作的第一个台阶”,易写难工。正如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你想把它做得完美绝非易事。功夫在诗外,先生谈杜甫、李清照诗作中的神来之笔,看似简单,却是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努力成果。天下没有什么事是轻易能成功的,写作亦然。
先生之言无不发自肺腑,实在,真诚,与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出了数本散文集的他仍对文字心存敬畏,虚怀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