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灯火
卢兆盛(湖南)
       走过华灯闪烁的街市,总会想起老家田野上那一片迷人的灯火。
       那灯火常出现于初夏之夜,从夜幕降临至晨光初露,每一盏灯都极认真地亮着,把自己微弱的光亮洒向田野。
       那时的村庄不叫村庄,叫生产队。禾苗转青开始分蘖的时节,队里便统一分发灯油。天刚黑下来,大人们便纷纷端着灯盏、脸盆走向田峒。于是,一眨眼工夫,灯火亮起来了,一盏,两盏……最终成为一片,把整个田峒都照亮了。那景象,实在是辉煌、壮观!
       我们这些娃娃,只觉得好玩,每次点灯都跟着大人们去。父亲动作极为熟练麻利,先把三根竹棍插入稻田,固定成一个三脚架,在竹棍交叉处拿绳子绑紧,然后将盛有半盆水的脸盆摆在架子上,再将灯置于盆中,最后便是点灯——整个过程用不了十分钟。当初,我总弄不明白:田里怎么也点灯?脸盆里怎么还要盛上水?“杀虫呗。”父亲的解答总难令我满意。后来,书读多了,“疙瘩”也就渐渐解开了。原来,很多害虫都具有趋光的本能,在黑暗中只要发现灯火,便不顾一切地扑过去,而生命也往往在这一“扑”中完结。在稻田里点灯,正是人们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发明的一种扑杀害虫的方式,而盆中盛上水,会更快地将跌落的害虫置于死地。以后,我常常替父亲去点灯。最惬意的莫过于每天早晨取灯那一刻,盆里水面上总是浮着一层死去的虫子,收获真不小哩。
       当然,点灯后谛听彻夜不息的蛙鸣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点罢灯,我便躺在长满青草的湿润的田头,尽情欣赏这美妙动听的泥土味浓厚的乡村音乐。如果把广阔的田野比作一个巨大的舞台,那么青蛙们便是出色的歌唱家了。在闪烁迷离的灯光下,它们唱得可欢呢。配着这乐曲,想象着夏日来临稻花飘香、金波滚滚的情景,心中又是无比欢欣。
       可惜,老家的田野上已经好多年不见捕虫的灯火了。科技发达了,农药多了,我惊叹于治虫新药的不断问世,但更多的是为这些农药带来的负面作用感到遗憾和痛心,在城市的灯海里,不禁时时怀念起老家田野上那一片逝去的灯火。
       噢,那一片远去了的迷人的灯火……
当前:B3(2017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